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

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

ID:22691539

大小:50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_第1页
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_第2页
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_第3页
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_第4页
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模板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阳澄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单侧支模施工董仲月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垂直支护被广泛采用,地下工程的外墙施工采用双侧支模无法实现,必须采用单侧支模。在阳澄湖隧道敞开段高大侧墙施工中采用了型钢三角桁架和预埋件作为模板支撑系统的单侧支模工艺。关键词:单侧支模高大侧墙三角桁架1工程概况阳澄湖隧道敞开段起讫里程为k79+630~k79+880,共计250m。侧墙高度从小里程到大里程逐渐增大,其侧墙高度最高可达8980mm,属于高大侧墙。横断面结构尺寸如图1-1所示。图1-1侧墙横断面尺寸

2、图2-1模板搭设示意图由于该基坑采用垂直支护,所以在结构侧墙施工中无法采用双侧支模,故必须采用单侧支模。传统的单侧支模工艺是采用钢管搭设排架作为模板的支撑体系,该工艺使用钢管数量大,搭设周期长,一次支模高度较低,且易出现模板上浮、胀模、混凝土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差等缺陷,由于需对拉螺栓,对侧墙防水造成隐患,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于高度较大墙体支模,施工难度更大。2工艺原理及特点2.1工艺原理单侧支模主要是利用型钢三角桁架和预埋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将模板固定牢固。如图2-1所示。单侧支架通过一个45°角的高强受力螺栓,一端与预埋在基础中的地

3、脚螺栓连接,一端斜拉住单侧模架,高强螺栓受的斜拉锚力F可分解为水平力F1和垂直力F2,F1抵制模架侧移,F2抵制模架上浮。高强度的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抵抗了混凝土的侧向压力。2.2工艺特点a.单侧支模模架装拆方便,支设速度快,省时省力;b.有效保证了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克服了常见的胀模、漏浆、错台等质量通病;c.可一次性支设模板高度3.4米,对于较高墙体可减少水平施工缝的留置数量,利于墙体防水;d.专业资料整理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对超高墙体来讲,底部混凝土侧压力很大,模板体系的设计要求非常高,模板的刚度要满足使用要求;e

4、.不需对拉螺栓,经济环保的同时可提高防水效果。f.提高了墙体混凝土的观感质量,减少了钢材的浪费,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工艺流程图3-1单侧模板安装流程图3.1模板、支架安装模板及单侧支架的安装流程如图3-1所示:(a)预埋地脚螺栓;(b)支设模板;(c)立单侧支架;(d)安装埋件系统;(e)调节模板垂直度后浇筑混凝土图3-1模板及单侧支架安装步骤a.合外墙模板时,将模板下口与预先弹出的墙边线对齐,然后安装背楞,并用钩头螺栓将横槽钢背楞与竖肋木方锁紧,临时用钢管将外墙模板撑住。b.吊装单侧支架。将单侧支架由堆放场地吊至现场,单侧支

5、架吊装时,注意轻放轻起。多榀支架堆放在一起时,应在平整场地上相互叠放整齐,以免支架不均匀受压变形。c.需由标准节和加高节组装的单侧支架,应在材料堆放场地先行拼装(图5.2.2-2),再由塔吊吊至现场。d.在直面墙体段,每安装5~6榀单侧支架后,穿插埋件系统的压梁槽钢。底板有反梁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弧形墙体段,每安装后一榀单侧支架后应安装埋件系统的压梁槽钢。e.支架安完后安装埋件系统。f.用背楞扣件将模板与单侧支架连成整体(图3-2)。g.因单侧支架受力后,模板将向后位移,故预先调节单侧支架后支座,直至模板面板上口向墙内倾约10mm(当

6、单侧支架无加高节时,内倾约5mm)。h.最后再紧固并检查一次埋件受力系统,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下口不会漏浆。专业资料整理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图3-2单侧支架与模板连接3.2三角支架模板受力验算3.2.1侧压力计算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较小值: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γc------

7、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kN/m3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所以t=200/(20+15)=5.71;T------混凝土的温度(°)取20°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4.35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1;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

8、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0.22x25x5.71x1.1x1.15x21/2=56.18kN/m2=25x4.35=108.75kN/m2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