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

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

ID:22693406

大小:7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30

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_第1页
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_第2页
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_第3页
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_第4页
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疾而速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成功,先花90%时间想失败11月21日,《全球商业》和《商业周刊》采访团队一行六人,抵达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在警卫团的森严戒备下,我们踏入直抵顶层第70楼的电梯。这栋楼高283米,由世界著名建筑师CesarPelli设计(编按:CesarPelli设计的重要地标还包括吉隆坡Petronas双塔、纽约IFC和正在兴建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以蓝绿色玻璃帷幕包裹,比邻的就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汇丰银行等地标大楼。长江实业大厦顶层,居高临下,足可俯瞰与香港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维多利亚港,这里,正是长江实业主

2、席李嘉诚遥控55国企业的跨国指挥总部。李嘉诚在1950年创业,57年来,他从未遇过一年亏损,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他的企业却能横跨55个国家,走向日不落。由塑料花大王李嘉诚走向地产大王李嘉诚,未来更可能变成石油巨擘李嘉诚,每跨入新产业,他虽不一定是产业的先行者,却总能先驰得点。作为Forbes排名全球十大富豪、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国人对他并不算陌生,李嘉诚捐资筹办汕头大学和长江商学院,同为商界菁英和社会所熟悉;坊间也不乏以李嘉诚学为名的商业管理书籍陈列书摊,但皆非李嘉诚最真实的原貌。为了取得第一手关于李嘉诚的真实记

3、录和对话,《全球商业》特别企划了本次专题,结合姐妹刊台湾《商业周刊》的采访资源,用心制作呈现你所不知道的李嘉诚封面报道。为了安排这次采访,我们与李嘉诚幕僚邮件往来,超过150封,越洋更难以计数。其幕僚作业高度缜密,因为极度重视风险控管的李嘉诚,不喜欢意外。现在,就请读者们和采访团队,一起和李嘉诚对话他57年的日不落经营哲学《全球商业》:大家都很好奇,你从22岁开始创业做生意,超过50年,从来没有一年亏损,而且还一步步成为华人首富。如何在大胆扩张中,不翻船?李嘉诚: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

4、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编按: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满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考虑失败。就是因为这样,这么多年来,自从1950年到今天,长江(实业)并没有碰到贷款紧张,从来没有。长江(实业)上市到今天,假设股东拿了股息再买长实,(现在)赚钱两千多倍。就是拿了(股息),不再买入长江(实业),股票也超越一千倍。谈风险了解细节,掌握资讯,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全球商业》:9

5、0%考量失败?很有趣,一般人满脑子都想怎么成功,为何你花这么多时间想失败?李嘉诚: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我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

6、,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全球商业》:哪些细节你一定会紧盯观察?李嘉诚: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贯最注重的环节,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针。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第3页第4页……第15页《全球商业》:90%考量失败,可以说是,全方位预测风险的能力吗?为什么这件事比思考成功关键来得重要?李嘉诚:可以这样说,就像是军队的统帅必须考虑退路。例如一个小国的统帅,本身拥有两万精兵,当计画攻占其它城池时,他必须多准备两倍的精兵,就是六万,因战争激活后,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的变化;一旦战败

7、退守,国家也有超过正常时期一倍以上的兵力防御外敌。任何事业均要考量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过去我在经营事业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起伏。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画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全球商业》:你相当强调风险,不过外人注意到的却是长江集团五十年来,屡屡在危机入市,包含1960年代后期掌握时机从塑料跨到地产,89风波后投资上海、深圳港口生意,甚至在印尼排华运动时投资印尼港口等,你的大胆之举为何都未招来致命风险?李嘉诚:这其实是掌握市场周期起伏的时机,并还有顾及与

8、国际经济、政治、民生一些有关的各种因素,如地产的兴旺供求周期已达到顶峰时,几乎无可避免可能会下跌;又因为工业的基地转移、必须思考要增加的投资、对什幺技术需求最大等等的决定,因应不同的项目找出最快达到商业目标的途径,事前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