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ID:22696930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_第1页
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_第2页
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_第3页
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_第4页
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素质教育论文-->提高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高校根据专业设置的课程也不能过于职业化,因为人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上———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认识自己生活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文课程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社会在前进中少走弯路,从而加速社会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发展。本论文深入剖析了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及其目标,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一、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及其目标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

2、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因此,高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该反映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具有高技能和完满人格的“全人”为目标。因此,在设置人文课程目的上,要为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服务;在课程内容上,要扩大范围,内容丰富,要建立多样的、开放的课程机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则应突出体现一种对人的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  二、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

3、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高教司[1998]2号),当年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我国的高校人文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文课程的重视不足。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在理工类或以理工类专业见长的综合院校中普遍存在。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一般根据各专业发展的要求设置,并且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虽然在教育目标中强调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4、才,但是具体到课程设置过程中,总是有所偏废,各种非专业、实践性的课程常被忽视。特别是人文课程,其作用很难量化而且不能立竿见影。它所蕴含的知识蕴含的价值总是通过内化的形式、在学习者长期的训练中得以体现。因此,其价值的隐蔽性导致了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底下。2.人文课程设置范围过狭窄。我国高校人文课程涉及的内容范围狭窄,以思想政治课代替人文课普遍存在。高校人文课程一般占总学时的10%左右,其中必修的人文课程一般包括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课(

5、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除去这些思想政治课以外,余下的其他任选课和限选课则数量少、占全部课程的比重小。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十几个大类,100多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且修读的学分要达到总学分的20%相比,差距甚大,无法满足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3.人文课程内容不灵活,重书本、轻实践。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内容重复、过时现象较为突出。有些高校存在相近课程重复开设的情况,例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成功训练等课程,课程内容、课程目标都有相近之处甚至彼此交叉重复。这类课程由于是在新领域研究新现象,因

6、此容易受到教师知识层面和讲授技巧的影响,更多地是从理论层面分析职业选择与规划、求职与职场竞争等,实用性不强。且课程内容有相近或交叉,使学生在听课时感到似曾相识,缺乏学习兴趣,对于人文课程思想的传授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三、改善我国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所谓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即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即气节。毕业论文从狭义来说则是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

7、化素质和精神品格。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1.课程设置中体现出人文素质课程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人文课程构建应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等多个领域。不同的学科课程针对培养不同方面的人文素养而开设,有的课程内容较浅显,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有的则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更适合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人文素质课程调协中必须要体现出这种系统性和层次性。可以将人文素质课程分为

8、人文基础课程和人文综合课程。基础性人文课程是指那些旨在提高大学生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具体可以包括:《中国历史专题》、《世界历史专题》、《艺术概论》、《文学欣赏》、《音乐欣赏》、《音乐理论与修养》、《中国书法理论与修养》等系列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素养,同时还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文化艺术鉴赏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