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

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

ID:22697906

大小:1.04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_第1页
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_第2页
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_第3页
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_第4页
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7.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

2、成1~2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1.C2.A第1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所以吸引了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因此,城乡收入差距大是影响我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故选C。第2题,当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往城市,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现象,导致当地耕地撂荒,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

3、展,并且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的进程,故选A。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3~4题。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3.A4.D第3题,我国交通规则都是靠右行走,北京市郊区中双向路段都是进京方向出现了拥挤现象,而出城方向畅通,说明了人口由郊区向城区移动,正

4、好是上班期间,故选A项;12点和14点在进京和出京两个方向上人口流动数量差别不大;18点应该是出京的方向出现拥挤现象。第4题,北京市规模大,人口多,城区房租高,所以出现了钟摆式的交通现象,要解决这种现象,直接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不合理,也无可操作性,而应该有序引导人口向周围迁移,故A错误;B项发展城市中心的第三产业和C项优化城市中心的投资环境,更会加剧钟摆交通现象,B和C错误;D项通过迁出城市中心部分企事业单位,从而有序引导人口向周围迁移,即可减缓钟摆式的交通现象,D正确。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

5、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5~6题。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5.C6.D第5题,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周围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逐渐向漏斗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形成了生态裂谷,故选C项。第6题,当该地生态裂谷出现后,即出现了土地的荒漠化,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

6、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既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的改善,故D正确;荒漠区水资源不足,不能发展植树造林,A错误;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本身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应该做好生态改善工作,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7~8题。.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8.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B.6

7、2%C.70%D.78%7.A8.B第7题,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地形、昼夜长短等因素。但对7月的图们江来说,地形不变,昼夜长短也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7月,华北、东北进入了雨季,云量增多,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减少,A正确。第8题,从图中可知图们江3月份日照时数为230个小时。3月份,接近春分,故每天的理论日照时数大概为12小时,所以三月的日照百分比为(230/12×31)×100%,所以选B。图4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