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ID:2270302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4页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靖,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取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何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贞观四年

2、,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

3、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累除马邑郡丞除:担任B.执靖将斩之执:捉住C.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虞:欺骗D.王者之师,义存吊伐吊:慰问,安抚5.以下六句话分

4、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项是()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③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④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A.①②⑥B.③⑤⑥C.①③⑥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在唐太宗手下做个左仆射。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强调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酷,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

5、的叛乱中,战功卓著,连汉代的李陵也比不过他。7.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1)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何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译文:(2)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译文:参考答案:5.B6.A7.(1)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替天下铲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仇怨杀掉壮士呢?(5分)(2)从前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去攻打匈奴,免不了自身投降匈奴,还能在史书留名。(5分)参考译文:李靖,是雍州三原县人。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

6、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他的舅舅是韩擒虎,号称为名将,每和李靖谈论兵法,没有不称赞他的时候,抚摸着他说:“能够一起谈论孙子、吴起的兵法的,只有这个人。”开始的时候做隋朝的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都称赞他。杨素曾经拍着他的座椅对李靖说:“你最终应该坐到这里。”在隋朝大业末年,升官至马邑郡丞。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攻打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向皇上报告事变,将前往扬州。路过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

7、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高祖赞许他的话,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放了他。贞观四年,李靖又上奏十条计策来对付萧铣,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萧铣在夔州聚集军队。萧铣认为当时正是秋汛季节,江水上涨,三峡道路十分凶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李靖当即进兵到了江陵城。萧铣的将领文士弘率领几万精兵屯驻在清江,李靖见其军阵混乱,发兵打败了他。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