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

《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

ID:22705701

大小:126.01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31

《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_第1页
《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_第2页
《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_第3页
《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_第4页
《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石分类命名》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岩石分类命名——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第一部分岩石分类命名一、沉积岩类分类命名二、花岗岩类分类命名三、火山岩类分类命名四、变质岩类分类命名一、沉积岩类分类、命名(一)陆源沉积岩亚类陆源沉积岩有四种基本组成部分:1)碎屑颗粒,它占整个岩石的50%以上,是决定碎屑岩主要特征组分。如砾岩中的砾,砂岩中的砂;2)杂基,也称基质或机械混入物,是粗-中碎屑岩石中较细的机械搬运物,其粒级通常指细粉砂质粘土物质;3)胶结物,主要为化学沉淀物质,如碳酸钙、硅质、铁质;4)孔隙,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部分,它可以是原生堆积保留下来的,也可以是后生期矿物被淋滤掉

2、而形成的。在碎屑岩类的分类中,碎屑颗粒的大小(粒级)和成分决定了岩石的基本特征,为碎屑岩分类的主要依据。为了表明碎屑大小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常采用自然粒级划分标准:>2mm砾,2-0.063mm砂0.063-0.0039mm粉砂<0.0039mm泥(粘土)根据碎屑粒级的不同,可以把碎屑岩分为砾岩及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四大类。1、砾岩及角砾岩的分类上述砾岩和角砾岩分类方案是成都地质学院的分类方案。其中正砾岩的砾石含量占全部碎屑的30%以上(颗粒支撑),副砾岩杂基含量大于15%(杂基支撑),砾石含量为5-30%。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

3、们所见到的正砾岩,也称单成分砾岩,主要分于地形平坦的滨岸地带;而常见的是副砾岩,也称复成分砾岩,如河流成因的砾岩、洪积砾岩、冰川砾岩等。(1)砾状岩石的研究方法①测定砾石的岩石成分:从露头上统计100-150个砾石的岩石成分,确定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②研究砾状岩石的填充物和胶结物成分:填充物一般是砂、粉砂或粘土,确定砾石和填充物比例;以及胶结物成分。③测定砾石圆度:分四级: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④测定砾石球度:就是测定砾石的长轴a、短轴b、最大扁平轴c,然后计算砾石等轴性指数:a+c/c和扁平指数a+b/c。以此划分砾石球度

4、:球状:三轴相等;长柱状:a轴特长,b、c轴近于相等;叶片状:三轴不等;圆碟状:a、b轴近于相等,c轴特短。⑤测定砾石的粒度成分:可用筛分法或直接测量粒径法将砾石分成若干个粒度。⑥观察砾石表面特征:根据表面特征可以分析砾岩形成环境。⑦测量砾石的排列方向:砾石的长轴及扁平面的倾斜与流水和波浪作用之间有一定关系。⑧观察砾石层的接触关系:对砾岩层与其相邻岩石的关系研究,特别是接触面的研究可以提供解释成因的重要线索。⑨观察砾岩层的产状和平面分布:如冲击砾岩常呈线状、透镜状分布;山麓砾岩常沿山前成扇状分布;而海成或湖成砾岩则成厚度不大的不平坦的盖层

5、。2、砂岩分类砂岩是粒度在2-0.063mm的砂级颗粒占50%以上的碎屑岩。按碎屑的粒级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2-1mm);中粒砂岩(1-0.5mm);细砂岩(0.5-0.063mm)三种基本类型。同时根据杂基含量分为两大类砂岩,杂基含量<15%者称净砂岩(简称砂岩);杂基含量>15%者称杂砂岩(或称瓦克岩、硬砂岩)。如岩石中含有某种特殊矿物时可用附加命名办法,如海绿石石英砂岩等。目前我们采用成都地质学院的砂岩成分-成因分类。3、粉砂岩分类粉砂岩是粒度为0.063-0.0039mm的碎屑占50%以上的一种碎屑岩。组成粉砂岩的矿物成分较简单,

6、以石英为主,常有丰富的白云母及其它粘土矿物。碎屑多呈棱角状。一般按碎屑粒度(结构)、组分和胶结物成分来对粉砂岩分类。按粒度可以分为粗粉砂岩(0.063-0.0315mm)和细粉砂岩(0.0315-0.0039mm)。按胶结物成分可以分为钙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等。4、泥质岩石分类泥质岩主要由<0.0039mm的细碎屑(>50%)组成,含有少量粉砂级碎屑,也称为粘土岩或泥岩。(二)火山碎屑岩亚类火山碎屑岩按形成作用可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型:1)以火山爆发作用为主的火山碎屑岩;2)以沉积作用为主的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应根据成因、组分含量

7、、成岩方式以及碎屑的粒度来进行。对于火山碎屑岩进行命名时,除了考虑分类表中所列的因素和原则外,还要考虑原始岩浆成分、次生变化和结构、构造特征等。如:安山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玻屑晶屑熔结凝灰岩等;再如:杏仁状安山质熔结凝灰岩等。在研究火山碎屑岩分类时,在考虑成因因素时,还要区分火山碎屑岩是大陆成因还是海底成因的。熔岩陆、海环境主要特征对比火山碎屑流沉积物陆、海环境对比火山碎屑沉降沉积物陆、海环境特征对比火山岩系陆、海环境特征对比(三)内源沉积岩亚类内源沉积岩是指所组成的沉积物,有50%以上是来源于沉积盆地中。按形成特点可分为:非蒸发岩类、蒸

8、发岩类和可燃有机岩类。1、碳酸盐岩:主要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组成,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1)主要碳酸盐矿物对组成碳酸盐岩矿物,主要是通过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研究,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