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截面假设》word版

《平截面假设》word版

ID:22706752

大小:197.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平截面假设》word版_第1页
《平截面假设》word版_第2页
《平截面假设》word版_第3页
《平截面假设》word版_第4页
《平截面假设》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截面假设》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梁弯曲的平截面假设陈洲泉一、平截面假设的数学理论:(1)考虑梁的纯弯曲问题:(空间梁)XZYMyMy(图1)如(图1)所示只作用弯矩My的纯弯曲梁,将其换分为等大小的单元。(图2)由于梁两端作用荷载的对称性,对于每个单元而言,其变形都是相同的。若要保证每个单元都具有相同的变形,则只有要求横截面保持为平面才有可能。而且,图(1)所示问题的由弹性力学方法解得的位移函数为:(1)式中,u,v,w分别为沿x,y,z方向的位移,为泊松比,R为曲率半径。现任取一个梁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上的各点在梁变形以后的新坐标是为:这里

2、的表示u在处的位移值,将(1)式代入得:(2)显然这是一个与Oy轴平行的平面方程,截面上的各点在梁变形以后仍然都落在这个平面上。(2)端部受集中力的悬臂梁问题:(平面问题处理)ZXPOLY1h/2h/2Y(图3)该问题的弹性力学解得的位移函数为:(3)式中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再取变形前某个横截面的方程为,变形后,对于截面上某点的坐标为即可见这是一个三次曲面,那么变形后横截面不在保持为平面了。二、数值分析:从前面的数学推导来看,判定一个截面在变形后是否保持为平面,是通过考察面沿轴向方向位移函数来确定的,

3、只考察了一个方向。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即垂直于轴向方向的位移函数会影响平面的形式吗?于是我们跟踪变形前的一系列点,根据点的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拟合,然后来确定变形后的平面形式。1、不妨考虑问题2,取平面上的一系列点,变形后对应点的坐标为:注意:以下数值求解图像的坐标形式变为下图形式:(与原问题等效)YXP(图4)现在取这个平面进行分析,将梁高平分100等分,跟踪这101个等分点的位移变化。设荷载P=1000kN,杨氏模量E=2e11,泊松比v=0.3,梁的长L=100,梁高10,梁宽b=1。(图5)红线代

4、表处的未变形的截面。蓝线代表不考虑竖向位移时的截面形式,黑线代表考虑竖向位移时的截面形式,当X=h处平面变形为:(图6)当x=2h处平面变形为:(图7)当x=L/2处平面的变形为:(图8)当x=L-h处平面的变形为:(图9)从图(5)到图(9)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三个现象:(1)蓝线和黑线随着x的增加,其与红线的夹角越来越小。(2)黑线和蓝线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3)蓝线和黑线都表现为斜线形式,截面弯曲不明显。三种现象分别表明:(1)离固支端越远则截面的转角越大。(2)变形后的真实截面与不考虑竖向位移的截面

5、并不重合,但随着离固支端的距离越来越近,两截面也越来越趋近。(3)截面上述几何形状和荷载条件下表现为小变形,线弹性,近似为平截面。2、再考虑一种情况:取梁长L=10,梁高h=10,考察x=0处的截面:(图10)从图上可以看出截面的水平位移的数量级为,远小于L=100,h=10的情况。而截面形式不再是斜直线而是曲线,截面不再是平截面。3、考虑(图5)到(图10)中的黑色数据点,算出相邻两点之间的斜率,然后统计所有斜率的均方差,数据如下表。X=0X=10X=20X=50X=90均方差(S2)0.575940.587

6、680.625151.0267316.52316L=10,h=101.93676e+0046.8768e+004(表1)易知如果数据点完全满足线性分布的话,那么这些数据的均方差S2=0,所以可知数据的均方差越小,则数据的线性性质越好:1、通过比较数据可以看出离悬臂梁的固支端越远,梁的截面曲线的线性性质越好,即平截面性质越好。而截面的弯曲性质随着离固支端距离越来越近而增强,剪切力对截面的影响增强。2、同时,当梁的高跨比h/L=1时,曲线的斜率方差的数量级达到之大,可见截面的弯曲性质更明显了,剪切力的影响就不能忽略

7、了。三、结论:对于梁弯曲问题,在线弹性范围内,纯弯曲问题一定满足平截面假设,即变形后截面一定为平面。而对于受集中荷载作用的悬臂梁,即截面上还有剪应力作用的梁的截面会发生弯曲,这种弯曲随着高跨比h/L的增加而明显。一般情况下,梁的高跨比h/L都是比较小的,所以截面变形仍然表现为良好的线性,所以平截面假设仍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充分满足设计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