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

《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

ID:22707770

大小:16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31

《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_第1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_第2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_第3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_第4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图诊断标准》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电图诊断标准房室肥大一,左心房肥大(LeftAtrialHypertrophy)lI、II、aVL、V4~V6导联上,P波增宽,时间>0.11秒;lP波顶部有切迹,呈双峰型,峰距≥0.04秒,称为“二尖瓣”型P波;lPTF-V1≤-0.04毫米.秒。二,右心房肥大(RightAtrialHypertrophy)lII、III、aVF导联上,P波高尖,电压>0.25mV,又称为“肺型P波”;lI、aVL导联P波低平或倒置;lV1、V2导联P波,多高尖耸立,少数低平或倒置;lP波时间正常。注解:“二尖瓣P

2、波”并非只见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也不一定全部显示此种图形特征。“肺型P波”虽多见于肺部疾患所致右房肥大,但在晚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也常可见到。所以作为心房肥大的定位诊断,仍需要结合其它改变及临床资料来肯定诊断。目前采用一种简便而实用的鉴别方法是测量P/P-R段比值。此比值在1.0~1.6范围内为正常,如左心房肥大者,因P波时间延长,故此比值大于1.6,右心房肥大者,此比值小于1.0,但尚须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三,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RI>1.5

3、mV,RavL>1.2mV,RavF>2.0mV,或RI+SIII>2.5mV,RV5>2.5mV,SV1+RV5≥3.5mV(女),4.0mV(男)lQRS综合波时间延长,可达0.10~0.11秒;lV1、V5、V6导联T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S-T段下移>0.05mV;l心电轴左偏。注解:原有的一项即V5导联的VAT>0.05秒,现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并不正确,实际在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中非常有限,故可删除这项标准。如临床无引致左心室肥大的疾病存在,心电图仅有QRS综合波V5电压增高,或平均电轴轻度左偏时

4、,只能作出QRS综合波高电压或电轴左偏的诊断,当见于青年人和儿童一般无病理意义。另外要注意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鉴别。最近有人认为传统的诊断标准不够理想,推荐加用以下新指标可供探讨:①12导联部振幅(∑QRS)>175mm;②V1~V3导联的S波电压之和(∑Sv1~3)>38mm;①IIIaVL导联的R波电压之和(∑RI、II、aVL)>23mm;②∑Sv1~3+∑RI、II、aVL>54mm;③其中④项最有意义。二,右心室肥大(RightVentricularHype

5、rtrophy)lRavR>0.5mV,R/Q>1;lRV1>1.0mV,RV1+SV5>1.2mV;lV1导联中R/S>1,V5导联中R/S<1,V1导联波型呈qR型或R型,rsR’型,VAT>0.03秒;l电轴右偏,多>+110度;lV1~V3导联中S-T段下移>0.05mV,T波倒置或低平,有的可出现右房增大的肺性P波。注解:三,双侧心室肥大(BilateralVentricularHypertrophy)l只表现一侧心室肥厚的特征,多见左心室肥厚的图形;l近似正常的心电图,有时仅有QRS综合波增

6、宽切迹,ST-T改变;l同时出现左、右心室肥厚的图形。注解:正常情况下,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当双侧心室肥厚时,多表现左心室肥厚的图形。或由于两侧的电压相互抵消,故出现大致正常心电图。目前认为诊断双侧心室肥厚的标准是:出现左及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改变,尤其是右心室肥厚图形;电轴左偏;RV5电压异常增高;RV5+SV1>4.0mV。冠状动脉供血不全一,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AcuteCoronaryArteryInsufficiency)l一过性S-T段移位,常见者为S-T段下移在V5、V6、II、III、

7、aVF导联多见);l偶可表现为S-T呈损伤型抬高和T波高大,伴有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l一过性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多出现在V5、V6、II、II、aVF导联,可与S-T段移位同时存在或单独存在;l出现一过性Q波或QS波;lU波倒置和Q-T间期延长;l出现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ChronicCoronaryArteryInsufficiency)l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低平,双向,出现“冠状T”即T波升支与降支呈对称

8、性倒置;lS-T段缺血型下移,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普遍下移。注解:以上心电图诊断并不是特异性的,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观察分析才有助于诊断。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存在,与胸痛症状有联系的心电图改变,常有助于诊断。一,典型心绞痛(TypicalAnginaPectoris)l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一般以左胸导联常见,也可见于肢体导联;lT波由原来的直立变为低平,双向或倒置,倒置的T波常较深,呈“冠状T”改变,或T波变得异常高尖,然后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