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

ID:22708272

大小:5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31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_第1页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_第2页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_第3页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_第4页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词】儿科临床合理用药1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儿科药物治疗是儿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儿科药物是指主要用于儿童的药物。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广义上说应从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到青春期儿童。按照我国习惯一般指年龄为0〜14岁的儿童。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药效学与毒理学。药效学主要指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导致其生理功能的兴奋或抑制,对病原体通过干扰其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等。但同一药物对不同组织器

2、官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减,生理功能的兴奋与抑制亦可互相转化。一种药物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作用也并非都相同,可对某一个或几个器官的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它组织器官则不明显,选择性高的药物一般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但这仅是相对的。一种药物仅有一种作用的情况很少,往往同时对几个组织器官起不同作用。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除了治疗作用外还有与治疗无关的甚至是有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与毒性作用,故药物具有两重性,可治病,但使用不当亦可致病。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

3、泄过程,此过程与机体的生理机能有关。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成熟机体,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因而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不但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异。药物在儿童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其后果也往往比成人严重。因此,临床在治疗儿童疾病时,不仅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还要掌握药物相关知识。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目的,这是我们儿科临床药师和医生、护理人员共同肩负的责任。2新生儿生理与用药特点胎儿从母体娩出后,为了适应外界生存环境,新生儿生理功能需

4、进行一个有利生存的重大调整,在解剖生理上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约在1个月内功能渐趋完善。这段生命时期称新生儿期,主要是肺呼吸的建立、血循环的改变、消化和排泄功能的开始等。迅速变化的生理过程是新生儿期的显著生理特点。新生儿期的生理和代谢过程处于迅速变化阶段,其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亦随之发生迅速变化。新生儿期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代谢、排泄等处置过程均有其特殊性。若将正常成人或年长儿的研究资料应用于新生儿,所给剂量和用法可能无效或引起中毒。新生儿剂量不能单纯以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也不能原样照搬年长儿剂量,必须考虑新生

5、儿的胎龄和实足年龄所反映的成熟程度,根据药物特性按日龄计算,才能使剂量不至于不足或过大而影响疗效及发生毒性反应。给药途径与药物吸收新生儿除了一般的口服、注射、吸入、外敷等给药途径外,尚有哺乳给药,初生数日的新生儿还可作脐带血管注射。胃肠功能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新生儿出生后胃肠道迅速发生显著的生理改变:①胃生理容量:出生后从第Id到第1Od新生儿胃的平均生理容量分别为2、4、10、16、19、21、23、24、25、27mL/kg;1岁小儿为45mL/kg;成人为60mL/kg。由于幽门括约肌收缩较强,贲门括约肌收缩较

6、弱,以致胃内容物因哭闹时易反流入食道引起呕吐。②肠道:肠道长度新生儿约为身长的8倍,幼儿则为6倍,成人为4〜5倍。大、小肠长度之比新生儿为1:6,成人为1:4。胃仅表现收缩而很少蠕动,胃排空时间长达6〜8h,因此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比预计的吸收更完全。小肠主要表现为分节运动,主要在十二指肠中吸收的药物吸收推迟,出现作用较慢。③胃液酸度:刚出生时,胃液pH>6,24h内胃液酸度显著增加,pH降为1,因此在酸性环境中易失活药物此时不宜口服。随后胃酸分泌明显减少,出生后10d,基本上处于无酸状态,以后酸度又逐渐增加,到3

7、岁时才迗成人水平。因此新生儿口服药物吸收的量较难预料,胃肠道吸收功能有较大个体差异。由于新生儿消化道特点,可使有些药物口服吸收量较成人增加,有些较成人减少,亦有一些与成人相似,还有些药物吸收不规则。因此,新生儿口服给药应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和药物特性。用药部位的血流对注射给药的影响新生儿平均心率为116〜146次/min,心脏搏出量为180〜240mL/,比成人多2〜3倍。血流速度快于成人,循环一周仅需12秒,成人为22秒。新生儿肌肉或皮下注射后的吸收和成人一样主要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度。由于新生儿肌肉组织较少,皮下

8、组织相对量较大,血循环较差,当这些部位的灌注减少时,情况较为复杂,药物可滞留在肌肉中,吸收变得不规则,难以预料。有时药物蓄积于局部,当灌注突然改变时,进入循环的药量可骤增,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而往往引起中毒,这种情况对强心苷、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惊厥药尤为危险。皮肤或粘膜对吸收的影响新生儿皮肤、粘膜、肺泡等相对面积大于成人或年长儿,且粘膜娇嫩、皮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