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开关》word版

《接近开关》word版

ID:22709301

大小:1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接近开关》word版_第1页
《接近开关》word版_第2页
《接近开关》word版_第3页
《接近开关》word版_第4页
《接近开关》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接近开关》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工作原理 电容式接近开关亦属于一种具有开关量输出的位置传感器,它的测量头通常是构成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而另一个极板是物体的本身,当物体移向接近开关时,物体和接近开关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得和测量头相连的电路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可控制开关的接通和关断。这种接近开关的检测物体,并不限于金属导体,也可以是绝缘的液体或粉状物体,在检测较低介电常数ε的物体时,可以顺时针调节多圈电位器(位于开关后部)来增加感应灵敏度,一般调节电位器使电容式的接近开关在0.7-0.8Sn的位置动作。附录1:部分常用材料的介电常数材料介电常数材料介电常数

2、水80软橡胶2.5大理石8松节油2.2云母6水80陶瓷4.4酒精25.8硬橡胶4电木3.6玻璃5电缆2.5硬纸4.5油纸4空气1汽油2.2合成树脂3.6米3.5赛璐璐3聚丙稀2.3普通纸2.3聚乙稀2.9有机玻璃3.2纸碎屑4聚乙稀2.3石英玻璃3.7苯乙稀3硅2.8石蜡2.2变压器油2.2石英沙4.5木材2-72.工作流程方框图63.安装要求附录2:标注及含义标号安装距离说明S1≥1Sn检测面与支架的间距S2≥3Sn检测面与背景的间距S3≥5Sn 并列安装间距S4≥3Sn检测面与侧壁的间距注:1.Sn为电容式接近开关的标准检测距

3、离。2.高防水等级的产品均不具备灵敏度调节功能,另外其检测距离为标准值的1/2或1/3,甚至更小。型号说明                                                                  术语解释 61.检测距离:动作距离是指检测体按一定方式移动时,从基准位置(接近开关的感应表面)到开关动作时测得的基准位置到检测面的空间距离。额定动作距离指接近开关动作距离的标称值。2.设定距离:接近开关在实际工作中整定的距离,一般为额定动作距离的0.8倍。 3.回差值:动作距离与复位距离之间的绝对

4、值。4.标准检测体:可使接近开关作比较的金属检测体。本厂所采用的检测体为正方形的A3钢,厚度为1mm,所采用的边长是接近开关检测面的2.5倍。5.输出状态:分常开和常闭。当无检测物体时,常开型的接近开关所接通的负载,由于接近开关内部的输出晶体管的截止而不工作,当检测到物体时,晶体管导通,负载得电工作。6.检测方式:分埋入式和非埋入式。埋入式的接近开关在安装上为齐平安装型,可与安装的金属物件形成同一表面,非埋入式的接近开关则需把感应头露出,以达到其长检测距离的目的。67.响应频率f:按规定的1秒的时间间隔内,接近开关动作循环的次数。

5、 响应时间t:接近开关检测到物体时间到接近开关出现电平状态翻转的时间之差。可用公式换算   t=1/f8.导通压降:既接近开关在导通状态时,开关内输出晶体管上的电压降。以NPN型输出的接近开关为例9.输出形式:分npn二线,npn三线,npn四线,pnp二线,pnp三线,pnp四线,DC二线,AC二线,AC五线(自带继电器)等几种常用的形式输出。 接线图号 6        9号: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可接成五种不同的输出形式(适用于光电开关)6       注意事项1:电感式接近开关当检测物体为非金属时,检测距离要减小,另外很薄的镀

6、膜层也是检测不到的。电容式接近开关理论上可以检测任何物体,当检测过高介电常数物体时,检测距离要明显减小,这时即使增加灵敏度也起不到效果2:接近开关的接通时间为50ms,所以在用户产品的设计中,当负载和接近开关采用不同电源时,务必先接通接近开关的电源。3:当使用感性负载(如灯、电动机等)时,其瞬态冲击电流较大,可能劣化或损坏交流二线的接近开关,在这种情况下,请经过交流继电器作为负载来转换使用。4:请勿将接近开关置于200Gauss以上的直流磁场环境下使用,以免造成误动作。5:DC二线的接近开关具有0.5-1mA的静态泄漏电流,在和一

7、些对DC二线接近开关泄漏电流要求较高的场合下尽量使用DC三线的接近开关。6:避免接近开关在化学溶剂,特别是在强酸,强碱的环境下使用。7:本厂产品均为SMD工艺生产制造,并经严格的测试合格后才出厂,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均不会出现损坏。为了保证意外性发生,请用户在接通电源前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核定电压是否为额定值。8:为了使接近开关长期稳定工作,请务必进行定期的维护,包括检测物体和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是否有移动或松动,接线和连接部位是否接触不良,是否有金属粉尘粘附。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