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

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

ID:22710749

大小:253.07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31

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_第1页
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_第2页
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_第3页
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_第4页
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常全的中国地理材料东部;最东端:东经135°03',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南。东西时差在4小时以上。绪论(二)海陆位置一、课程特点:1、海陆位置: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区域性和综合性2、地理意义:1、区域性:区域具有一定水平边界的地区。(1)季风气候显著:由于海陆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下2、综合性:即自然要素的内在联系及综合效应。各自然垫面的尖锐对比,使得东亚近地面大气环流的行星风系被破要素之间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和交换(自然地理过坏,产生了全球最典型、规模最大的季风环流;使得我国中程)

2、把自然界联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低纬度地区才没冇出现像世界同纬度地区那样常年在副高控二、研究对象制下的沙漠,而成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一)研宄对象(2)干湿度带性差异显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1、中国区域内人地关系研宄。水分差异得到充分反映,形成了不同的干湿地区;由东部海2、以屮国自然结构为基础,开展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的水平变化,使得自综合研宄。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T湿度带性差异颇为显著。(二)现代地理系统理论对自然地理学的推动作用(3)大陆性气候有所表现:我国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1、

3、使传统的研究自然地理现象简单的因果关系进入到复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海洋影响微弱,大陆性气候强;与同杂的地理系统结构。纬度地区相比,夏温偏高,冬温偏低。2、从原来研宄静态要素相互关系进入到分析动态结构。二、疆域:43、研宂手段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进入到定量的模式建立。(一)陆地曲•积:960X10km2(三)研究内容(二)疆界: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研宄中国区域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关系;14个,自东北起依次国家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2.研究区域中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关系;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

4、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3.研究这个区域中能量与物质转换的形式和动态过程;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捉和越南。4.建立相应结构模式来预测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三)海区三、教学目的:第二节土地资源1、认识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空一、土地与土地资源间分异规律(区域性)(一)概念: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3、初步掌握研宄区域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地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理教学和科研打基础(二)土地资源属性(主要有白然

5、和社会两方面)第一章区位和疆界(1)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具有自然生产能力(2)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更新性第一节地理位置和疆域(3)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局限性一、地理位置Q1: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4)土地资源的时间的变化性(一)经纬度位置(5)土地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1、纬度位置及地理意义:(6)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最北端:漠河附近黑龙江江心,北纬53°31z;最南端:(7)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3°51',南北跨度5500多公里二、屮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Q2:屮国土地资源的基本(1)

6、形成不同温度带:从南到北,热量差异得到充分反映,形成不同的温度带,造成植被、土壤的纬向地带性分布。特征是什么?分析如何实现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二)山地多,平地少(2)冬季南热北寒,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南北(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温差小。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越北半昼越长,但是太阳高足(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度角越小;越靠近南部,昼越短,但是太阳高度角较大,就(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

7、的地区差别显产生了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的现象。夏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我国疆域面积广大,在北回归线的南北两侧皆有著(六)人门不断增长,土地资源H益短缺(保住18亿亩分布,因此,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越北半昼越短,太阳高度角耕地这条底线,节约集约用地)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越小;越靠近南部,昼较长,但是太阳高度角较大,就产生(一)耕地资源了冬季南热北寒,南北温差大的现象。1、耕地数量:2、耕地质量:3、耕地限制类型:2、经度位置:(二)后备耕地资源最西端:东经73°22',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

8、高原屮国地理11、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2、后备耕地资源的质量(三)林地资源1、冇林地数量;2、冇林地质量;3、后备林地资源(四)草地资源1、草地数量;2、草地质量(五)内陆水域与沼泽四、土地利用(一)概念:人类为了从土地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需要,对土地实行永久性或周期性的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