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

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

ID:22718541

大小:13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31

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_第1页
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_第2页
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_第3页
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_第4页
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常用同义字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常用同义词辩析1.[舌J[语]t辨f言,iS。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冋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怕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闩”,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谈话的对方。“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的宾语时,nJ•以指称谈话的对方,例如论语阳货

2、:“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谚语”一义,更是“言”所没有的。2.【谓】【曰】[辨]谓,曰。“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於“说”,“道”等於“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3.【召】【招】[辨]召,招。用口叫人来为“召”,用手招人來为“招”。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

3、.【报】【告】[辨](1)报,告。“报”字一般用於复命,“告”字用於告诉,所以它们的差别颇大。(2)告,语。在“告诉”的意义上,“告”与“语”是同义词,但对上就只能用“告”,不能用“语”。(3)告,诰。“告”与“诰”同音同义,后來分化了:告上为“告”,告下为“诰”。5.【反】【复】[辨]反,复。在“冋來”这个意义上,这两个字是同义同,没有什么差别。但“反”用得更广泛些。6.【驰】【驱】[辨]驰,驱。二者是同义同,都有马快跑和赶马快跑的意思。如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都是马快跑,大雅板“无敢驰驱”则都是使快跑(意为放纵)。但后来“驰”字主要沿着“快跑”这个意思发展下去,所以引申出“疾行

4、”(如“风驰电掣”)、“流布”(如“名驰宇宙”)等意义。“驱”则着重向“使快跑”的意思方面发展,所以逐渐引申出“策驱”、“驱使”“驱逐”和“驱除”等用法來。二者有了明显的区别。7.【追】【逐】[辨]追,逐。二字一般用起来没有分别。试比较左传桓公六年:“请追楚师”与庄公十年:“遂逐齐师”。但是,“放逐”的意义不能说成“追”。而“挽冋”的意义又只能说成“追”(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來者犹可追”),不能说成“逐”。8.【荐】【祭】[辨]荐,祭。二字在祭的意义上为同义同。细分则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谷梁传桓公八年注)。左传僖公五年:“而明德以荐馨香,”馨香指的是黍稷之类(礼记郊特牲注

5、:“馨香谓黍稷”)。后世荐祭不再区别。9.【无】【不】[辨]无,不。“无”是动词(指其第一义),它所否定的是名词;“不”是副词,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因此,“无”字後面的形容词和动词往往带名词性,如“无上”,“无穷”,“无畏”;“不”字后面的名词则带动词性,如“不君”,“不臣”,“不国”。上古时代,“无”字有时有“不”的意思,“不”字却没有“无”的意思。后來“无”和“不”的分别就更清楚了。10.【勤】【劳】[辨]勤,劳。“勤”与“劳”是同义同,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面说“劳师以袭远”,后面说“勤而无所”,“劳”与“勤”是前后呼应的。“勤民”是“使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这个意义,后來可以说成“劳民”。“勤民”另一意义是“为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这个意义不能说成“劳民”。11.【二】【贰】【两】【再】[辨]二,威,M,再。“二”是一般数目字,“貳”与“二”虽同音,但它只用於特殊埸合,如“两属”,“两事”,“二心”等。“贰”用作“二”,是后代的假借用法。“二”和“两”在上古有很大的分别。“两”是指自然成双的事物,如“两手”,“W端”,“两翼”;“二”则表示一般数目,不能取代“两”的上述作用。就后來称数方面而言,“两”的用法,选择条件较严,如“十二”不能说“十两”,“第二”也不能说

7、成“第两”;“二”在这方面则较自由。另外,“两”能作副同,“二”则无此作用。“两”和“再”有表面的相似处,但实际内容完全不同。如“两说”和“再说”,“两度”和“再度”。就是同用來作状语,二者所表示的内容也不相同。如“两得”是说得到两样东西,“再得”则表示一种东西得到了两次。1.【军】【士】【卒】【兵】[辨]军,士,卒,兵。“军”是集体名同,跟“士”“卒”“兵”都不同。上古“兵”和“卒”有很大的区别:“卒”是战士,而“兵”一般是指器械。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