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

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

ID:22730717

大小:13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31

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_第1页
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_第2页
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_第3页
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_第4页
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世界经济学资料整理一、论述科技革命、国际分工及世界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答: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是指科学和技术经过长期积累,在某一特定时间发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操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造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巨大转变。2.国际分工:就是跨国界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础。3.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商品及各种生产要素交换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体。世界市场是在各国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联系各国商品和要素流通领

2、域的纽带,但它并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简单加总。4.相互作用:科技革命、国际分工及世界市场三者之间联系密切,是三个重要方面。a)科技革命发挥最根本的影响力,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商品经济的推广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而促进国际分工的形成、发展和深化。从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是亦步亦趋的。b)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c)国际分工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础,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a)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科技进步改变了传统的

3、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科技进步推动了产品创新,带动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进步导致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科技进步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分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深化,反过来对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又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国际分工一方面能够提高世界各国的经济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扩大生产可能性曲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际分工从产生之初就是有发达国家推动和主导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廉价商品和各种超经济强制手

4、段系的压力下,被迫参与到国际分工的体系之中解手有发达国家制定的各种规则,这使得国际分工从一开始就体现着不平等性。c)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的载体,它的形成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加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比较美国、欧洲、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异同。答:1.是什么:在经济模式上,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欧洲是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是政府主导性的市场经济。2.相同点: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三种经济模式都是

5、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框架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b)企业为主体,国企、私企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参与者,保护竞争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c)重视宏观经济调控,采用间接手段调控经济。政府对经济不能放任不管,财政、货币以及金融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d)用法律手段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法律是有秩序参与市场活动的保障。社保体系对稳定经济环境发挥重要作用。3.不同点:a)政府调节程度不同。美国政府干预程度最低,欧洲政府有限度的干预,日本政府强有力地干预。17a)对经济调控方式不同。美国主要采用财政和货币政策,逆风向相机抉择调

6、控经济;欧洲政府主要采用货币政策和社保制度稳定经济;日本政府以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进行配置资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调控宏观经济。b)经济体制开放程度不同。美国市场开放程度高,活力大竞争性强;欧洲次之;日本市场垄断性强,竞争性弱。c)所有制所占比重不同。美国私有制经济占主体,比重最大;欧洲私有制经济较美国所占比重次之;日本私有制所占比重最小,官僚资本比重上升。4.总结:三种经济模式,存在各自的特点,侧重不同,是各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历史背景形成的,在各自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比较东亚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答:模式比较:1.相同点:东亚与拉美地

7、区的经济发展,都是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经济,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结果,均是选择以工业化为主要目标的发展道路。2.不同点:在发展模式上,东亚地区采用出口导向工业化发展模式,呈现了赶超型的特点,拉美以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主。具体区别如下:a)发展背景不同:东亚各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具有相似性,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得到迅速的确立,“四小龙”、“四小虎”发展模式的成功起到了广泛的引导作用,各国竞相效仿。拉美地区国内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