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

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

ID:22732818

大小:98.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31

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_第1页
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_第2页
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_第3页
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_第4页
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铁道工程复习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钢轨的主要作用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将荷载传布于轨枕,道床及路基;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滑面。2.钢轨需满足要求足够的刚度,抵抗动荷载引起的弹性挠曲变形;一定的韧性,防止在动荷载作用下,发生折断或损坏;足够的硬度,防止车轮压陷或磨耗太快;顶面应具有一定粗糙度,以利实现机车的黏着牵引力与制动力;制造容易,造价合理,经久耐用。3.钢轨断面组成轨头,轨腰,轨底4.钢轨接头:按相对于轨枕位置分为悬空式和承垫式;按接头相互位置分为相对式和相错式。5.预留轨缝为适应钢轨

2、热胀冷缩的需要。需满足条件:轨温达到当地最高轨温时,轨缝应大于等于零,使轨端不受挤压力,以防温度压力太大而胀轨跑道;当轨温达到当地最低轨温时,轨缝应小于等于构造轨缝,使接头螺栓不受剪力,以防接头螺栓拉弯拉断。6.构造轨缝:受钢轨,接头夹板及螺栓尺寸限制,在构造上能实现的最大缝限值。7.刚轨常见病害(伤损)磨耗,剥离,轨头损伤,接触疲劳伤损,轨腰螺栓孔裂纹等。1.轨枕功用承受来自钢轨各向压力,弹性传布于道床;有效保持钢轨几何形位,轨距和方向。必要坚固性,弹性,耐久性,并能固定钢轨,抵抗纵向横向位移能

3、力。2.混凝土枕特点材源多,能保证尺寸精度,使轨道弹性均匀,提高轨道稳定性;不受气候,腐朽,火灾等灾害影响,寿命长。较高道床阻力,对提高无缝线路横向稳定性十分有利。自重大,刚度大,轨底挠度平顺,动力坡度小;对轨下部件弹性要求高。3.扣件的主要作用长期有效保持钢轨与轨枕的可靠连接,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的纵横向移动,确保轨距正常,并在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下,充分发挥缓冲减震性能,延缓线路残余变形积累。4.混凝土扣件性能足够扣压力;适当弹性;具有尽可能大的轨距和水平调整量;绝缘性能。5.道床功能承受来自轨枕

4、的压力并均匀传递到路基面;提供轨道纵横向阻力,保持轨道稳定;提供轨道弹性,减缓吸收冲击和振动;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以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及减少基床病害;便于轨道养护维修作业。1.道床断面道床厚度,顶面宽度,边坡坡度。2.道床边坡的稳定:道砟材料内摩擦角和粘聚力3.道床残余变形结构变形:颗粒相互错位和重新排列颗粒变形:颗粒破碎粉化。4.无砟轨道高平顺,高稳定,少维修整体道床轨道;板式轨道;轨枕埋入式轨道;轨枕支承式轨道。5.运营条件描述:行车速度,轴重,运量第二章1.轨道的几何形位:轨距,水平,外轨超高

5、,轨底坡2.游间:当轮对的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形成的间隙。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轨道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太大,列车运行的蛇行幅度大,列车左右摆动大,作用于钢轨上的横向力就大,动能损失大,轮间撞击也大,加剧轮轨磨耗和轨道变形,严重时撑道脱线,危机行车安全。太小,则增大了行车阻力和轮轨磨耗,严重时契住轮对,挤翻钢轨等,危及行车安全。1.轨底坡: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1/20的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应有一个内向的倾斜度,因此轨底与

6、轨道平面之间应形成一个横向坡度。我国规定为1/402.曲线轨距加宽原因:在小半径曲线,为使机车车辆顺利通过曲线而不至于被楔住或挤开轨道,减小轮轨间横向作用力,以减少轮轨磨耗,轨距要适当加宽。加宽方式:将曲线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曲线外轨的位置则保持与轨道中心半个轨距的距离不变。转向架内接形式:斜接,自由内接,楔形内接,正常强制内接。确定原则:保证占列车大多数的车辆能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保证固定轴距较长的机车通过曲线时,不出现楔形内接,但允许以正常强制内接形式通过;保证车轮不掉道,即最大轨距不

7、超过容许限度。根据车辆条件确定轨距加宽,根据机车条件验算轨距加宽3.曲线轨道外轨超高使机车车辆自重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惯性离心力,达到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置方法:外轨提高法,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内外轨各降低抬高超高值一半)低速列车行驶于超高很大的曲线轨道时,存在倾覆的危险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必须限制外轨超高的最大值。计算:1.缓和曲线曲率及超高均逐渐变化;作用:使离心力,冲击力等不至突然产生消失,保持列车曲线运行的平稳性。长度

8、的确定:保证行车安全,使车轮不至脱轨;保证外轮的升高(降低)速度不至导致旅客不适;欠超高时变率不至影响旅客舒适。第三章1.道岔功用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2.三大薄弱环节道岔,曲线,接头3.道岔基本形式连接:单式,复式交叉:直交叉,菱形交叉连接与交叉:交分道岔,交叉渡线4.我国最常见的道岔类型是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护轨,连接部分组成。1.道岔号数:辙叉角的余切即辙叉号数,即道岔号数2.尖轨是转辙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