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

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

ID:22747031

大小:212.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31

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_第1页
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_第2页
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_第3页
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_第4页
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皇岛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秦皇岛市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2015-2020年文化发展规划)文化生态是文化在其内部关系及外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生存发展状态。文化生态具有原生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传承性,它是历史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精神意志在生活方式中的综合反映。文化生态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系,承载着地域文明和民族记忆,对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对群体性格和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培育涵养文化生态,对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

2、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中共河北省文化厅党组在全省文化系统开展了“传承保护和培育涵养文化生态”主题实践活动,依据中共河北省文化厅党组《关于在全省文化系统开展“传承保护和培育涵养文化生态”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河北省文化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的实施方案》、《秦皇岛市2011—2015年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及2016——41—2020年规划纲要》、《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秦皇岛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1—

3、2012)》、《秦皇岛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特制订本规划。一、规划基础与形势分析(一)规划基础1.文化生态资源特色梳理文化生态是一个系统,它由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素养、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间工艺、戏曲歌赋、聚落形态、建筑风格、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种元素构成。文化生态是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由于自然与历史等原因,秦皇岛地域的文化生态呈现一种兼收并蓄的资源特色,具体表现在:——多元文化集成了秦皇岛文化生态的华彩。从孤竹文化、长城文化、碣石文化、滨海文化、祈福文化、避暑休闲文化,到冀东文化(滦河文化

4、)、满族文化、老奤文化、关隘文化、码头文化,多元文化的交融,使秦皇岛的文化生态丰富多彩,兼收并蓄。——山海边塞造就了秦皇岛地域文化的性格。—41—倚山面海、长城横亘、地势险要,是东北华北之间的咽喉要冲,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使这块土地和生活繁衍在这里的人们带有了独特的责任、担当、自信、包容、内敛、开放等文化符号,文化性格中融山的巍峨独立、海的包容博大、平原的踏实舒缓于一体,尚义、重信、礼贤、仁义,勤劳而务实。——名人典故延续了秦皇岛的文化脉络。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唐太宗、元太祖等十八位帝王来此巡幸驻跸,近代伟人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先后在此驻足流连,伯夷、叔齐、韩愈

5、、徐达、戚继光、袁崇焕、李自成、多尔衮、周学熙、张学良、何柱国等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不食周粟、夷齐让贤、首阳采薇、老马识途、李广射虎、秦皇求仙、姜女寻夫等历史典故和汉武筑台、戚帅戍边、石河大战、秦港开埠、戴河避暑、榆关抗战等历史事件千古流传,还留下了李斯《碣石门辞》、曹操《观沧海》、李世民《春日观海》、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杨沫《青春之歌》、徐志摩《北戴河海滨的幻想》、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不朽名篇,书就了秦皇岛的厚重历史文脉。——革命先驱为秦皇岛文化谱写了红色篇章。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在昌黎五峰山写下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

6、重要文章,为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早期党的领导人王尽美到山海关铁工厂领导工人运动,谱写了中国革命文化的浓重一笔。——开发开放引领秦皇岛文化走向海洋。秦皇岛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1—长城,223.1公里的明长城遗存较为完整,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地处卫京御敌的战略要地,使秦皇岛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带有闭关自守的防御文化、内敛文化的特点。虽为沿海地区,也曾有中国古代著名的碣石海港,秦皇、汉武、魏武、唐宗等也曾到此拜海祈福或直抒文韬武略,但秦皇岛地区古代带有滨海文化(海洋文化)特点的产业和文化现象总体上并不发达。到十九世纪末,随着秦皇岛港自开口岸、北戴河避暑

7、地对中外人士的开放和中外合资耀华玻璃公司的建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被确立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后,秦皇岛的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融合各种先进文化,使秦皇岛的文化注入浪漫时尚、开拓进取现代元素,呈现百川融汇、底蕴浓郁、多姿多彩的状态,带有海洋文化的特点。——“北戴河会议”为秦皇岛孕育出夏都文化品牌。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开始中央在北戴河暑期的办公和领导人休假,使北戴河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占有自己的独特位置,并形成了特有的暑期政治文化生态。——新兴文化现象让秦皇岛文化展现前所未有的活力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