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

ID:22750152

大小:7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1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_第1页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_第2页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_第3页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_第4页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4)文章来自:学优网定向训练二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一)把握景中情【练前点拨】会从诗歌描写的景物中分析出包含的感情是做诗歌鉴赏题的基本功、内家功。从理论上讲,要抓住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从操作层面讲,要会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内涵。如“江风引雨入舟凉”(2

2、010年江苏卷)要求分析“江风引雨”背后的惜别深情,就应抓住后面的“凉”字,一个“凉”字写出了风裹着雨,雨挟着风,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烘托了离别时悲凉的心情。还要会从景物冷暖中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演练体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横塘①范成大南浦②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注①横塘:旧址在今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②南浦:本指水

3、的南边,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答案①借景抒情。着绿的南浦、静静的石桥和朱塔、如丝的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发了离别之情。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草杨基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尾联表达了诗人淡淡的闲愁。尾联通过“平川

4、十里”、牛羊缓移、晚风习习、笛声悠扬等景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诗人先前的“旧恨”“新愁”在这恬静优美的田园旋律中渐渐消融,可在逐渐获得的闲适的心情中,过去的愁绪难以全部散去。文章来自:学优网定向训练二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一)把握景中情【练前点拨】会从诗歌描写的景物中分析出包含的感情是做诗歌鉴赏题的基本功、内家功。从理论上讲,要抓住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从操作层面讲,要会抓住景物前面的修

5、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内涵。如“江风引雨入舟凉”(2010年江苏卷)要求分析“江风引雨”背后的惜别深情,就应抓住后面的“凉”字,一个“凉”字写出了风裹着雨,雨挟着风,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烘托了离别时悲凉的心情。还要会从景物冷暖中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演练体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横塘①范成大南浦②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

6、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注①横塘:旧址在今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②南浦:本指水的南边,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答案①借景抒情。着绿的南浦、静静的石桥和朱塔、如丝的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发了离别之情。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草杨基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诗歌

7、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尾联表达了诗人淡淡的闲愁。尾联通过“平川十里”、牛羊缓移、晚风习习、笛声悠扬等景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诗人先前的“旧恨”“新愁”在这恬静优美的田园旋律中渐渐消融,可在逐渐获得的闲适的心情中,过去的愁绪难以全部散去。,文章来自:学优网定向训练二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一)把握景中情【练前点拨】会从诗歌描写的景物中分析出包含的感情是做诗歌鉴赏题的基本功、内家功。从理论上讲,要抓住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一种

8、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从操作层面讲,要会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