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

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

ID:22758967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_第1页
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_第2页
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_第3页
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_第4页
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是证券市场的一种商业行为。按照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定义,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上市公司反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经营者(董事会和经理层)为了维护其控制权,利用手中的权利,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收购后果发生或挫败已经发生的收购的行为。收购与反收购实质上是一种争夺控制权的行为,关系到目标公司和原经营者以及

2、股东的利益,也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加入世界市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这种行为越来越突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我国完善有关立法,以规范该种行为合法有序。为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收购与反收购的立法状况,阐述了反收购立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尽快实施反收购立法的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实践与立法状况  (一)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实践情况  我国国内上市公司反收购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宝安集团收购上海延中实业风波案,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序幕。1998年大港油田竞争爱使控股权案,

3、则标志着我国第一起真正意义上的反收购案发生。进人2000年以后,中国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恶意收购争夺控股权的事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至今,我国资本市场上已经发生了数十起较大规模的收购与反收购之争。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各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的意识大大增强,许多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反收购对策的研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收购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性措施。但在采取的反收购措施时往往显得软弱和无能为力,除了预先在公司章程中设置一些障碍外,似乎只能任恶意收购者宰割,使得目标公司在经营上受到严重影响,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失。这与我国在反收购立法方面是个空白有很

4、大关系。当事人因为无法可依,不能通过诉讼解决问题,大大削弱了合理反收购的保护力度。  (二)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的立法状况  一个完整的收购制度,其内容应包括收购与反收购两个方面。但目前在我国,收购制度受到国家现行法律制度的肯定与鼓励,而反收购立法却是空白。《证券法》第四章的17个条款中对二级市场上收购上市公司进行了规定。  中国证监会2002年12月1日正式实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协议收购、要约收购、信息披露制度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该办法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5、趋势,有许多创新之处,但关于收购立法的局限性是明显的。《证券法》只对上市公司收购的一般规则、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的主要程序做出简要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虽然比较具体,但证监会毕竟是隶属于国务院的一个部门,其所颁布的文件只能作为部门规章,不具有很高的法律效率,并且其内容仅局限于要求目标公司董事会和大股东及时向证监会、广大小股东进行信息披露。就是说,目前我国尚无一个单独的反收购法,在有关收购的立法中,反收购条款的内容也极其薄弱。  二、反收购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尤其收购

6、与反收购是市场经济竞争最激烈的商业活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国家经济安全,更需要有关法律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反收购立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一种鼓励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由竞争的经济。收购与反收购是这种经济体制必不可少的要素和自然现象,其中收购有利于优化资源,反收购有利于自发形成一种反垄断机制,因而都应当有相应的法律加以保护和规范。特别是收购方处于强者地位,而反收购方是弱者。在收购过程中,上市公司依仗其实力,常常违规操作:如信息公开不及时、隐瞒真实信息、内幕交易等,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使反收购方

7、处于不利地位。这就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和条文对收购方的行为加以约束,对反收购方的合法权利加以保护,从而形成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  (二)反收购立法有助于规制我国收购实践中的混乱状况  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反收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造成了我国反收购实践中的混乱状况。由于公司一旦被收购成功,往往意味着管理层被撤换。因此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往往出于维护自身利益,滥用公司权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进行反收购。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收购的正常秩序,也导致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有效作用的发挥,造成收购成本增加。因此,我国既要通过收购法,对收购

8、中造成不良后果的做法加以约束,也要通过反收购立法对目标公司的不良反收购行为进行必要规范。  (三)反收购立法是保护我国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反收购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的使命。一方面,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