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

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

ID:22759878

大小:19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1

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超前小导管、锚杆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1标超前小导管、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日期:中铁十局云桂铁路YGZQ-1标项目部第3分部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目录1超前小导管、锚杆的作用及适用条件12施工工艺及方法12.1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流程12.2施工工艺及方法12.3超前锚杆施工作业流程43施工技术要点53.1超前小导管技术要点53.2超前锚杆技术要点64质量检验与控制65机具设备配置76劳动力组织77质量安全及环水保保护措施7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

2、编辑超前小导管、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1超前小导管、锚杆的作用及适用条件超前小导管适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隧道浅埋地段、软弱地层及断层破碎带的拱部注浆预支护。其目的是加固周边一定范围内围岩,与刚架组合成预支护系统,控制软弱围岩变形量。2施工工艺及方法2.1、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流程图施工准备测量定位钻孔作业清孔钻孔验收下管、封堵孔孔口喷混凝土封堵工作面连接、调试注浆管路注浆作业注浆效果分析管尾与钢架焊连结束原材料进场检验浆液配比设计注浆试验注浆试验调整注浆参数小导管制备不合格合格满足要求不能满足要求2.2、施工工艺及

3、方法2.2.1、测量放线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按照设计尺寸在掌子面绘出开挖轮廓线,并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间距定出小导管中心位置,标出钻杆方向。超前小导管正面设计图2.2.2、钻孔小导管钻孔采用TY28手风钻造孔。钻孔时采用普通钻杆,钻头采用直径Φ50钎头,以满足成孔后孔径大于钢管直径3~5mm的要求。钻孔时严格按定出的孔位进行,施钻过程中及时观察钻杆方向及外插角度,当发现方向及外插角偏差较大时应予以调整。以保证钻孔按设计要求完成,小导管能起到预期的支护效果。成孔后其钻孔长度应比设计深10cm。2.2

4、.3、小导管制作及安装超前小导管采用壁厚3.5mm,外径42mm的热轧无缝钢管制成。并在小导管前部钻注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10~20cm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呈梅花型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留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小导管的加工在钢筋加工场完成。加工完成后由质检工程师组织验收,并由试验室标识合格。小导管安装在现场由锤击打入或钻机顶入,要求顶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小导管安装完成后及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干净,并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

5、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小导管安装完成后及时报质检工程师和监理检查签认。2.2.4、注浆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其施工配合比为1:1(重量比),根据隧道内围岩情况,注浆时取压力为0.5~1.0Mpa。注浆过程中及时观察掌子面围岩情况,并根据吸浆量及压力上升情况,当两者之一达到设计规定时可结束注浆作业。水泥浆液采用专用的浆液拌制机在现场拌制,拌制时用磅称对水泥及用水量进行称量控制。当一盘浆液拌制好后即可将其引流至事先准备好的盛浆容器内,而浆液拌制机可继续拌制浆液,以满足注

6、浆连续性的需要。注浆采用ZYB70/80D型双浆液注浆机,注浆时必须连续进行。当出现有串孔和漏浆现象发生时,可采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行补注的方式进行。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注浆时遵循从下到上,从无水至有水的原则进行。2.3、超前锚杆施工作业流程图超前锚杆施工作业见下图。超前锚杆是沿开挖轮廓线,以一定的外插角打入开挖工作面,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支护。它主要适用于围岩应力较小,地下水较少、岩体软弱较破碎,开挖面有可能坍塌的隧道中,一般应和钢架配合使用。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

7、可编辑施工准备测量锚杆孔位风钻钻孔清孔验孔注浆插入锚杆固定锚杆孔口处理验收结束注浆准备加工锚杆杆体合格合格补孔不合格不合格3施工技术要点3.1、超前小导管技术要点3.1.1、小导管钻孔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精确定位,以防止穿孔或交叉。3.1.2、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3.1.3、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专业技术

8、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3.1.4、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3.1.5、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或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3.1.6、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3.2、超前锚杆技术要点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