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

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

ID:22769280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_第1页
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_第2页
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_第3页
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_第4页
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迈向绿色中国的治理逻辑编者按制度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石,制度缺失和机制体制不合理是导致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如何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体制,是十二五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比较全面的治理逻辑角度出发,就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政府责任、加强环境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版今日特予刊登,以飨读者。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和污染,相继出现了大气臭氧层破坏、有毒化学物质扩散、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重要进展,从政府到民间做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于中国很多地区自然环境脆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发展模式粗放、管理

2、和科技相对落后等原因,致使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基于目前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绿色中国的生态政治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环境法律制度■阅读提示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机构,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要有效地遏制环境破坏,就必须健全法制,从严执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与环境法律相匹配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使之上有法可依,下有章可循。我国在环境方面的立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污染防治方面,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法》、《环境噪声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有《煤炭法》、《节约能源

3、法》、《防沙治沙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等。但从总体上看,自然生态保障的法制仍不十分健全,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不够明确,一些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国家应尽快完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要本着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原则,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机构,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一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从而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全国人大跟踪检查《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曾指出,我国现行法律中确定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还不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主要问题不是无法可依,而

4、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目前,《刑法》虽以专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但其定罪多以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构成要件,致使一些呈蓄积状态尚未突发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对周围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环境行为得不到刑事责任追究。同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中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也尚有欠缺,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支持,环境违法造成的生态环境赔偿也未能在多数环境法律中得以体现。因此,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完善和细化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做到具体化、可操作化;其次,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保证法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作用;最后,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

5、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明确政府责任定位■阅读提示保证生态环境安全,是任何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能否高效、优质地提供这种服务,常常是衡量一个政府效能和业绩的重要标志。明确的政府环境责任机制是规约政府行为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其有效行使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动力。如果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模糊或缺乏监督,那么政府的责任要求就会流于形式,变成一种有形无物的空洞规定。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由于受GDP至上的政绩观的引导,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的认识上陷入误区,人为地将二者对立起来。一些地方政府不惜以资源的过度消耗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只求数量,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充当违法企业的

6、保护伞,成为环境违法行为的挡箭牌。尽管《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单项环境资源法原则上规定了政府的环境监管责任,但这些法律多以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作为调整对象,而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的法律规定非常有限或过于宏观和笼统,这也是某些地方政府置公众环境权益于不顾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保证水体、空气、生活环境的清洁优美,保证生态环境安全,是任何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能否高效、优质地提供这种服务,常常是衡量一个政府效能和业绩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环境保护职能定位,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即环境教育责任、政策责任和管理责任。参与全球治理规划■阅读提示加强法律

7、法规的国际化建设,使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国际接轨;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你可能会感兴趣:风能协会发布201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遏制中国光伏国内市场发展的三大障碍2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降至2078万吨1-2月份中国原油加工量升至8065万吨第九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4月在京召开中国核电建设忙日本核电重启难免费(.mFFanwEN.):环保论文收集或原创由于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