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

ID:22769320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_第1页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_第2页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_第3页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_第4页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牌楼广场研山景区的南山入口处是传统的山门大牌坊。这是座四柱三门五楼北方官式大牌楼。下架是汉白玉精雕石柱额枋,上架是木瓦结构。明间正匾是99.8/%的库金双勾行书“研山毓秀”背面是“滦水钟灵”。牌楼早在商周时期就是祭祀场合的入口。自汉唐以来又改为居民住区的出入口,也称坊门。“街坊邻居”由此衍生。宋辽时期牌坊又成了皇家对臣民的最高奖赏,死者立碑,生者建坊。凡有功成名就者立坊扬威,贞洁烈女赐坊表彰。突出人物皇帝亲笔书匾,高挂金牌,故此牌楼盛极一时。到明清时牌楼成为标志性建筑,宫殿园囿、寺观

2、庙宇、街道巷口、商铺门面都以立牌楼为荣耀。在传统建筑中由于牌楼的纪念性、标志性、装饰性非常突出,所以深受国人的喜爱。传统牌楼以木结构为蓝本,引发出砖牌楼、石牌楼、彩牌楼等。研山景区是儒、佛、道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入口牌楼也为木、瓦、石为一体的传统建筑。八角亮亭循着花岗岩斧剁石登山步道行至半山,此处建有攒尖顶八角观景亭。古云“亭者,停也。”在此停留必有美景映入眼帘。东观滔滔滦河水,西看隆隆铁矿区。悬崖峭壁脚下踩,玲珑宝塔天上来。攒尖顶八角亭下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架为传统木瓦结构。清式规制檩三件、井字梁、亭正中

3、有“二十四节气”垂莲雷公柱,均为传统描金苏式彩画。倒挂楣子、座凳板都按正统规制精心打造。山门牌楼、八角亭子、玲珑宝塔三点一线,风格一统相得益彰。半山八角亭附近又有小憩平台、仿石桌凳供游人停歇赏景。四周有仿木护栏,凭栏近观悬崖,远看新老滦河,稻米之乡“柏各庄农场”的源头之水就在游人脚下。回首西望,投资百亿的露天铁矿,将是滦县的资源之本,车车上载的都是人民币!游人在遐想中不觉就来到了塔前广场。文峰宝塔河北滦县研山景区位于滦河西岸,山体为弯尺形,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随河走向长约1000米,研山海拔高度176.

4、5米。研山景区占地约6千多平方米,由五大景点组成:文峰塔、碧霞元君祠、山门牌楼、半山八角亭,登山石阶步道。常言讲:“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研山景区自古就是风水宝地,左有“青龙”滦河水,右有“虎踞”是研山。古滦州为关内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古滦州经济资源丰富,治世人才辈出。辽世宗耶律阮熟悉中原文明,善书画、能饮酒、好礼士。公元947年辽世宗继位后为祈福滦州地区人才辈出,而始建风水宝塔。康熙六年即公元1667年,康熙首次东巡,就驻跸研山。下滦河观捕渔,上研山巡文峰塔,研山文峰塔自此更加声名

5、远扬。原风水塔为实心八角砖结构密檐塔,直径4米,塔高20米。毁于“文革”,倾于地震。改革开放后滦县的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众望所归研山文峰塔得以复建。新建的文峰塔在原来的位置上深挖地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部为中空六层。外部为13层密檐式仿辽塔。直径7.3米,总高32.795米。全国共有二十多座“文风塔”,研山文峰塔属于体量较大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佛、道为主流的综合系统,宋辽时期更崇尚道教文化。风水文峰塔以道教为主体,兼容儒家、佛家为儒佛道三位一体。塔内设地宫,置镇塔宝物。首层有石雕壁画“八

6、仙渡海图”,得道真人各显神通,渡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广受赞誉。塔周有观景平台供游人远眺,向东可观滔滔滦河水,向西可赏隆隆的露天铁矿区,向北遥望新老滦城。塔之南端有八角观景亭,再向南有山门大石牌楼。循阶而上,塔之底座为石雕须弥座。其束腰刻有“八卦”图形。古人伏羲作“先天八卦”,以:乾为天、坎为水、艮为山、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坤为地、兑为泽,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发展变化。周文王拘羑里,而后重新演算八卦从而构成“后天八卦”。八卦中的“—”代表“阳”,“--”代表“阴”。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阴阳组成的。战国李耳(

7、老子)《道德经》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经过三次质的飞跃而产生了万物。所以“八卦”中每卦都又三层阴阳符号组成。大思想家孔子请教老子,李耳三咸其口。按老子的理论“凡能表述的东西都有个人杂念”,所以《道德经》的第一句就说:“道可道非常道。”他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有效法自然才符合客观规律。孔子放弃周游后又进一步阐述《周易》并撰写《易篆》详细地解释了“六十四卦”的演变内容。西方科学家认为《易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哲学”。所以把《易经》翻译为:《Thebookofchanges》意

8、思是说这是“研究变化的书”。在石雕须弥座上方是佛家供奉的造像。印度的释迦摩尼为追求解除烦恼的真理,抛妻弃子丢却王位的继承云游四方。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菩提树下的石板上悟出了真理:人的烦恼都是由自己的私欲产生的。只有放下私欲就能“立地成佛”!释迦摩尼也解释世界是由“色空”组成的,色为相,即物质。空为心,即理念。这正与中国的阴阳理论相合。自汉代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使得儒、佛、道三位一体共同引导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