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

ID:22771367

大小:2.47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21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1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2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3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4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下)主讲教师:徐志奇辅导课程十六三、押韵1.用平水韵。平水韵,也称诗韵。宋以前韵书,依据《切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为了便于作诗叶韵,按当时实际语音,在二百零六部中或注独用,或注同用等字。南宋平水人刘渊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中把“同用”的韵并合为一,成为一百零七韵,同时金人王文郁《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并上声“迥”、“拯”为一百零六部。后来,人们把这种为作诗用的一百零七韵或一百零六韵的韵书都称为平水韵。2.押句尾韵。3.除首句可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之外,押偶句韵。4.一般押平声韵。5.除首句之外,要求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不能

2、出韵和换韵,只能取同一韵部中的字作韵脚。近体诗的第一句押韵时,可以在主要元音相近条件下与邻韵通押。首句入韵时能用邻韵字来通押,是因为这是一个多余的韵脚,入韵与否很自由。四.平仄 声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使汉语抑扬顿挫、铿锵和谐。古代诗人在长期朗读和演唱的实践中,发现有一类声调不升不降并且可以任意延长,称之为“平声”,有一类声调或升或降并且很短,古人称之为“仄声”。“仄”即“侧”,是倾倒、不平的意思。仄声,指的是上、去、入三声。作家为了追求诗歌等韵文的音乐美,有意识地安排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在韵文中让

3、平仄字交替,利用音节上的长短交替、平调与升调或降调的交替,构成诗律学上所说的“长短律”或“短长律”,形成有规则的节奏和旋律。近体诗的平仄,是依中古音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来分别的。中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声调已发生了变化。例如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中,中古音声调就有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等变化,而各地的现代汉语方言的声调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要分析近体诗的平仄,首先要能区分古代的平声和仄声。而要区分古代的平声和仄声,必须先掌握自己所使用的普通话或方言的声调系统以及它与古代四声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去定字的声调、确定其古代

4、是平声或仄声。近体诗讲究平仄,有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相粘等三条规则。1.平仄交替近体诗的句式五言者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者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基本上以两字为一节拍。平仄交替,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一两种句式而言的,指每句诗中每个节拍所在,平声字和仄声字要交替递用。这样,五言的二二一句式,就有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式;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就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式。由于近体诗只押句尾韵,逢偶句必然押韵,除首句之外,单句都不入韵,一般只用平声韵,因此一句诗的末一字的平仄必然要受到韵律的影响,当

5、五言的二二一句式和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的末一字的平仄不合韵律时,后两个节拍就必须换位,以调整平仄,也就是选用二一二或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就有了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这两种五言诗平仄句式,以及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种七言诗平仄句式。显然五言二一二和七言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的平仄形式是变式,并不太合乎平仄交替的规则。五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A.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a.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B.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b.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七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a.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

6、收)B.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2.平仄相对近体诗中每两句相配叫做一联,单句叫出句,偶句叫对句。平仄相对,指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互对立,是相反的类型,即出句如系平头,对句就必须是仄头,出句如系仄头,对句就必须是平头。如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当为“平平仄仄平”;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就当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则为“仄仄仄平平”;如出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对立,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一两种句式而言的。由于要受韵律

7、的影响,一句诗的后两个节奏,即后三个字的平仄,有时要因押韵或不押韵的关系而作调整,引起句式的变化而用二一二或二二一二句式,故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有时并不是每一个节奏都对立而相反,但五言的第二字和七言的二、四两字都必然是对立而相反的3.平仄相粘所谓粘,就是粘连在一起,平粘平,仄粘仄。平仄相粘,指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平仄要相同,是相同的类型,即上联的对句如系平头,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平头,上一联的对句如系仄头,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仄头。例如:五言诗的上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那么下联就应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

8、诗的上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下联就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粘,本来也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一句式而言的。由于受韵律等的影响,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实际变成主要针对五言诗的第一个节拍的第二字,七言诗的前两个节拍的第二字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