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

ID:22772740

大小:332.0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31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_第1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_第2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_第3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_第4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地质地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绪论1、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运动、变化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地球(主要是岩石圈)内容:物质组成---矿物、岩石变化发展: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时间悠久性、地区差异性、变化的复杂性(1)地质思想萌芽时期(公元前---18世纪中叶)2、地质学的发展阶段(2)近代(经典)地质学时期(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3)现代地质学时期(20世纪初---现在)3、地貌:地球表面有各种高低起伏的形体,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2、、河谷、冲沟等等,这些形体总称为地貌(或地形)。4、地貌学(geomorphology)就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布和发展规律科学,所以地貌学也叫地表形态学。研究对象:地形。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貌的形态、结构、组合及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地貌的各种动力地质过程,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规律以及地貌与人类生存环境、人类活动、经济建设的关系。5、地貌形态①正(向)地貌:是高出某一近似水平面的凸起地形,如山地、丘陵等;②负(向)地貌:是低于某一水平面的凹下地形,如盆地、洼地、河谷等。6、地貌的基本要素:(1)地形面

3、:可以是平面、曲面或波状面。例如山坡面、阶地面、山顶面和平原面等。(2)地形线:两个地形面相交构成地形线(或一个地带),或是直线,或是弯曲起伏线。例如分水线、谷底线、坡折线等。(3)地形点:两条或几条地形线的交点,或孤立的微地形体构成地形点,这实际上是大小不同的一个区域。例如山脊线相交构成山峰点或山鞍点、山坡转折点和河谷裂点等等。7、地貌的基本形态和形态组合自然界的地貌形态常以单个形态或形态组合的方式存在。通常将地貌形态中较小、较简单的地貌形态称为地貌基本形态,例如冲沟、沙丘、冲积锥等。另一类范围较大,包括若干地貌基

4、本形态的组合体,称为地貌形态组合,例如山地、荒漠等。地貌形态组合可以是简单的同一时代同一类型的地貌组合,也可以是复杂的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地貌组合。一般较大的地貌都是复杂的地貌形态组合体。(1)星体地貌(4)中型地貌8、地貌的相对等级(2)巨型地貌(5)小型地貌(3)大型地貌9、顺构造和逆构造地貌:正向构造(如背斜、穹隆、地垒)与高地(山地、台地)相一致,负向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地堑等)与低地(谷地、盆地、湖泊等)相一致,则称为顺构造地貌;反之,各种正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称为逆构造地貌。10、地

5、貌形成的动力(1)内(营)力作用主要是指由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2)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起源于太阳能、重力能和潮汐力影响而产生的冰川、水流、海浪、风和生物等的作用。(3)内、外(营)力作用的关系16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互相影响,不能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某种单一的动力作用的结果。在地貌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只是在某一时期的某一地区,可能某种动力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种动力作用占据次要地位。从地貌的长期发展来看,内力作用主

6、要是形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塑造地表的大型地貌骨架,作用结果趋向于增强地形差异;外力作用则是削高填低,其作用结果趋向于减弱或消除地表起伏的差异。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作用在特定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共同产生的结果。这种内、外力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地球形成以来的整个地史演化过程中。11、地质地貌学实践意义(1)在农业方面:合理利用土地,农业规划,农田水利工程,防止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调查与土壤改良,防风固沙,找寻地下水源等。(2)在工程建设方面:水库及坝址、开凿运河,河道、河口、三角洲的整治和开发利用,道路、港口工程中选线和

7、确定建港位置,以及城市、工业与大型建筑位置的评价和选择等。(3)在矿产资源寻找和勘察方面:风化矿床中的镍、铂、铝土矿等多产于剥蚀夷平的准平原上,沉积砂矿如砂金、铂、砂锡矿、钨、金刚石以及其它重砂矿床等,常见于古、今河床和滨岸特定部位。此外,地貌学在环境、灾害研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地球内部压力是随深度加大而逐渐增高的。深度每增加1km,压力增加27.5MPa。2、实际测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称重力异常。当实测重力值>理论重力值,称正异常当实测重

8、力值<理论重力值,称负异常在埋藏有密度较小物质(如石油、煤、盐等非金属矿产)的地区,常显示负异常;而埋藏有密度大物质(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地区,就显示正异常。3、地磁三要素: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4、地球的弹塑性: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地球内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地球也具有塑性,地球的自转能引起地球赤道半径加大而成为椭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