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

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

ID:22782786

大小:365.00 KB

页数:130页

时间:2018-10-31

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_第1页
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_第2页
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_第3页
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_第4页
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_第5页
资源描述:

《牟宗三+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庄子〈齐物论〉讲演录牟宗三先生主讲:牟宗三先生 出处:鹅湖杂志319期~332期【说明】1987年2月至4月,牟宗三先生讲授〈齐物论〉于香港新亚研究所。由其学生卢雪昆根据录音带整理记录而成文。全文共分十五个讲次,刊于鹅湖杂志连载。今由卢雪昆女士据录音整理,杨祖汉先生做最后的校订。全文则详载于鹅湖杂志319期~332期(2002/01~2003/02)。目录第一讲3第二讲13第三讲26第四讲31第五讲39第六讲51第七讲57第八讲63第九讲70第十讲82第十一讲88第十二讲94第十三讲105第十四讲113第十五讲120130第一讲中国人以前讲古典文献是用老的方式讲,

2、我们现在讲文献需要用概念的方式讲,要抓住每个概念,明确的了解它。譬如,你要超越地了解《道德经》头章,把它的义理讲出来,用老的讲文献的方法表达不出来的。大体能表达一点,但很松的。老的讲法是指点性的方式、启发性的方式。你用这种方法讲,现代人不懂的。依照〈齐物论〉、是非、善恶、美丑、一切比较性的、相对性的、价值性的判断都要平齐。这是一个抽象的说法,中国人很少用抽象的词语,而喜欢用具体的词语。〈齐物论〉用的是具体的词语。用现代人的词语讲,美丑是美学、善恶是道德、是非是知识论。笼统地说「是非」,不对着善恶讲,那么,这个「是非」就是知识上的。我们讲「真、善、美」三个概念,这是

3、一个纲领。「真」就是知识上的,讲「是非」。中国人以前言「是非」,大体就着道德上的是非讲,那个「是非」是应当、不应当的问题。现在,道德上的是非以善恶来表示。是非、善恶、美丑,是相对性的价值的判断,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会思考这个问题。庄子提出平齐是非、善恶、美丑,但直至现在还是不能平齐。那么,我们不采取庄子的平齐的方法,我们在人类理性的范围内怎样能找出一定的比较性的真理呢?庄子在〈齐物论〉这篇文章里采取一种超越的智慧的立场来平齐,凌空地把世间的种种争吵化掉,化掉相对的争辩。智慧需要凌虚的态度,超越就是凌虚。以超越的智慧看,是非、善恶、美丑都没有一定的道理,这不是采取内在

4、的立场。「凌虚」是我们生活上体会的用语,专门的词语就“transcendental”(超越的)。「超越的」就从这个地方了解,就是凌空一点。智能与知识不同,智能就是凌虚。庄子采用凌虚的智慧立场平齐是非、善恶,这种态度高一层,而且是智慧的,不是一套一套的概念系统。概念系统是知识。庄子采取的是一种凌虚的智慧的态度,现代人并不采取这种态度,乃是采用内在的(immanent)一套theoreticalsystem,持着这种态度来辩。「内在的」(immanent)对着「超越的」讲。「内在」就是内在于系统里面;「超越的」就是凌空的,不落在世间的某种立场。譬如说,你站在基督教的立

5、场,我站在佛教的立场,我就与你争辩,这种态度叫做内在的理论性的系统的立场,庄子不采取这种立场,乃是采用超越的凌空智能的立场。照庄子看,凡是系统都是固执的,你所固执的那些系统都没有甚么价值。现代人采用内在的系统的思辩,基督教、佛教、儒家、墨家、……130,乃是一套套内在的系统性的原则,现代人大体不能了解庄子的态度,庄子这种态度很高,他不是内在的系统性争辩,他是用超越的智能来看,来观照。这很难了解的。我们暂时撇开庄子的立场,站在系统性的争辩的立场来看,我们怎么样找出一定的道理呢?有没有一定的道理呢?假定没有一定的,那就是现代人主张的,只有各人的偏见。但是,世间的道理确

6、实是有一定的。假如道德是偏见的话,自由世界与极权世界的争辩就没有道理。站在内在的系统性的论辩的立场讲也可以讲出一定的道理来,不过要慢慢来,不能采取庄子那种态度。哲学家的思辨不是凌空的一句话所能表示的。讲学问是内在的系统性的原则。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采取内在的系统性立场讲出一定的道理来。这要真正负责任的哲学家才行。不要乱发议论。所以,学问还是可以讲,讲学问就是要站在内在的系统性的争辩的立场讲出一定的道理来。要不然我们讲学问干甚么呢?能讲学问才能讲教育。假定说没有一定的道理,每一个人都是发表自己的偏见。那么,教育的目的是甚么呢?难道教育是教人以偏见吗?这话不通嘛。尼

7、采、鲁索、沙特这一类思想家可以出精彩,严格讲不能算是哲学家,只能说是思想家。康德站在系统性的立场讲出一定的道理,他把人类理性牵涉到每一个范围仔细地衡量。人类理性牵涉到的最大范围就是真、美、善。真就是知识;善就是道德;美就是美学的问题。道德就牵涉到宗教。人类理性所牵涉到的就不过这三个范围。尽管社会上千变万化,还是离不开真、美、善的问题。那么,真、美、善当然不是偏见。真、美、善的问题可以出现偏见,有偏见就可以讨论,通过讨论得到一定的道理。一步一步的,到最后达致一定的道理,虽然你还是可以不相信。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最容易起争辩的时代,相对价值论盛行,是非、善恶、美丑都在争辩

8、中。你要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