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结构》word版

《差速器结构》word版

ID:22786299

大小:464.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1

《差速器结构》word版_第1页
《差速器结构》word版_第2页
《差速器结构》word版_第3页
《差速器结构》word版_第4页
《差速器结构》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差速器结构》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差速器结构图:1-差速器壳轴承;2和8-差速器壳体;3和5-调整垫片;4-半轴齿轮(两个);6-行星齿轮(两个或四个);7-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9-行星齿轮轴。托森轮间差速器:1-差速器壳;2-直齿轮轴;3-半轴;4-直齿轮;5-主减速器被动齿轮;6-蜗伦;7-蜗杆 差速器用以连接左右半轴,可使两侧车轮以不同角速度旋转同时传递扭矩。保证车轮的正常滚动。有的多桥驱动的汽车,在分动器内或在贯通式传动的轴间也装有差速器,称为桥间差速器。其作用是在汽车转弯或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使前后驱动车轮之间产生差速作用。我们喜欢的,要么错过了,要么已经有主了;喜欢我们的,总觉得缺少一种感觉。于是

2、我们抱着追求真感情的态度,寻找爱情,可是总觉得交际面太窄,没有办法认识理想的类型;于是我们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自由着,孤单着……——几米汽车制动传动装置(气压传动装置)2010-4-14气压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原理:  气压式制动传动装置是利用压缩空气作动力源的动力制动装置。制动时,驾驶员通过控制踏板的行程,便可控制制动气压的大小,得到不同的制动强度。其特点是制动操纵省力,制动强度大,踏板行程小;但需要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制动粗暴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一般在重型和部分中型汽车上采用。  布置形式:气压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布置形式随车型而异,但总的工作原理相同。管路的布置形式也分为单管路

3、与双管路两种。  双管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的组成和管路布置:双管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是利用一个双腔(或)三腔)制动阀,两个或三个储气筒,组成两套彼此独立的管路,分别控制两桥(或三桥)的制动器  如图1为解放CA3092型汽车双管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示意图。发动机驱动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经单向阀压入湿储气筒;湿储气筒上装有安全阀和供其他系统使用的压缩空气放气阀,压缩空气在湿储气筒内冷却并进行油水分离,然后进入主储气筒的前后腔。  主储气筒的前腔与制动控制阀的上腔相连,以控制后轮制动;同时通过三通管与气压表及气压调节器相连,储气筒后腔与制动控制阀的下腔相连,以控制前轮制动,并通过三

4、通管与气压表相连。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拉杆带动制动控制阀拉臂摆动,是制动控制阀工作。储气筒前腔的压缩空气经制动控制阀的上腔进入后轮制动室,使后轮制动;同时储气筒后腔的压缩空气通过制动控制阀下腔进入前制动室,使前轮制动。当放松制动踏板时制动控制阀使各制动气室通大气以解除制动。  如图2为东风EQ1090E型汽车双管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东风EQ1090E型备有两个主储气筒,单缸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首先经过单向阀输入湿储气筒进行油水分离,之后分成两个回路:一个回路经过前制动主储气筒,并列双腔制动阀的后腔而通向前制动室;另一回路是经过后制动主储气筒,双腔制动阀的前腔和快放阀而

5、通向后制动气室。  当其中一回路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回路仍能继续工作,以维持汽车具有一定的制动能力,从而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装在制动阀至后轮制动器室之间的快放阀的作用是,当松开制动踏板时,使后轮制动器室放气线和时间缩短,保证后轮制动器迅速解除制动。在不制动时,前制动主储气筒还通过挂车制动阀,挂车分离开关,连接头向挂车储气筒充气。制动时,双腔制动阀的前后腔输出气压可能不一致,但都通入双向阀,双向阀则只让压力较高的一腔的的压缩空气输入挂车制动阀,后者输出的气压又控制装在挂车上的继动阀,是挂车产生制动。气压式制动传动装置的主要部件1.压缩机(空压机)一般固定在发动机气缸的一侧,多由

6、发动机通过皮带或齿轮来驱动,有的采用凸轮轴直接驱动。空气压缩机按缸数分可以分为单缸和双缸,按冷却方式分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2.调压阀其作用是调节储气筒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使之保持在规定压力范围内,同时使空气压缩机卸荷空转,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损失。3.制动控制阀(刹车总泵)的作用是控制从储气筒充入制动室和挂车制动阀的压缩空气量,从而控制制动器室中的工作气压,并有逐渐变化的随动作用,即保证制动气室的气压与踏板行程有一定的比列关系,又分为双腔串联活塞式,双腔并联膜片式。4.制动气室(制动室),它的作用是把储气筒经过控制制动阀送来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转变为转动凸轮的机械力。广州市运通四方实业有

7、限公司Copyright(c)1988-2009ytsfAllrightreserved粤ICP备05018705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