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

ID:22790432

大小:230.2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_第1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_第2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_第3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_第4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7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下列实验操作不可行的是()A.为除去MgCh酸性溶液巾的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b过滤B.用50mL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的高锰酸钾溶液C.配制5.0mol/L的NaOH溶液,可将20.0gNaOH固体直接放入100mL的容量瓶屮,然后加水至刻度线D.可用水来鉴别食盐、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三种固体物质解析:除去MgCb酸性溶液巾的Fe3+,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后,MgCO3与溶液中的If作用,降低溶液的酸性,使Fe3水解成Fe(On)3沉淀,最后通过过滤除去Fe(0H)3沉淀和剩余的MgCOs,从而达到目的;滴定管是准

2、确铽取液体的仪器,其精确度为0.01mL,所以B选项也可行;食盐、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三种同体物质溶于水时热效应不同,氢氧化钠放热、硝酸铵吸热、食盐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所以可用水来鉴别食盐氧化钠和硝酸铵三种固体物质;而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必须先在烧杯中将NaOH溶解,待冷却后再转入容量瓶巾进行定容,所以选项C不可行。答案:C2.下列实验屮,所加物质的浓度不会影响实验现象的是()A.向Fe(OH)3胶体中滴加HC1,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B.向少量苯酚溶液中滴入溴水,有白色沉淀产生C.向盛有少量MnO2的烧瓶中加入盐酸,加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1).向盛有少量铜片的试管

3、屮加入H2SOi,加热,有气体放出解析:选项A,向Fe(OHh胶体中加入盐酸时,首先是HCI中和Fe(0H)3胶粒所带的电荷导致胶体聚沉而生成Fe(0H)3沉淀,然后Fe(0H)3溶解在盐酸中,沉淀消失。选项B,苯酚溶液中加入稀溴水时不会产生白色沉淀。选项C,稀盐酸不能与MnO。反应生成Cl2。选项I),稀硫酸不能与Cu反应产生气体。答案:A3.(2010•北京卷)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罝(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不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0:的量B.②屮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0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02D.为确认C

4、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本题考查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02的量,A项正确;S0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B项正确;S0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C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CuSO,生成,无需向其屮加水,D项错误。答案:D4.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W:乙醇,振荡后静貫,可将碘萃取到乙醇屮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

5、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I).在含FeCl、杂质的FeCh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解析:乙醇溶于水,不能作萃取剂,A不正确;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肌,其水溶液显碱性,B正确;加入盐酸后,NO3有强氧化性,若生成的是BaSCUI淀,NO3能将其氧化为BaSO.,,C不正确;加热FeCh溶液,Fe3+水解程度增大,生成Fe(OH)3,不能得到纯净的FeCb溶液,D不正确。答案:B1.(2010•广东卷)对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I先加入碘水,再加入cci4,振荡后静置A

6、.实验I: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实验II:烧杯中先山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实验III: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I).实验IV: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和分析能力。实验I屮振荡静置,由于碘在CC1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又CCU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互不相溶,故上层为水,几乎无色,下层为碘的叫氯化碳溶液,显紫红色,A项错误;实验II中NH.,C1和Ca(0H)2共热时生成肌,肌通入A1C1。溶液中产生Al(0H)3白色沉徙,但沉淀不溶于氨水,B项错误;实验III中遇到SCNS红色,C项正确

7、;实验IV中右边试管中CaO能够吸收左边试管屮的水汽并与水反应,因此左边试管屮饱和硫酸铜溶液屮有蓝色晶体析出,D项正确。答案:CD2.(2010•安徽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⑽么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3)3洛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