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

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

ID:22805714

大小:7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31

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_第1页
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_第2页
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_第3页
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_第4页
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钓鱼岛事件看中国对日外交思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们应当从弱国外交的自保政策,逐渐转为大国强国外交的争取国家利益的政策。钓鱼岛事件后,中日关系将如何发展?今天在联合早报网上看到一篇台湾旺报的文章,名字叫《旺报社评-大陆何妨主动修好中日关系》,其主要观点就像题目所说,大陆可以主动对日本做出一些让步,来修复中日关系。  首先,日本民族虽说从唐朝开始,就向中国学习,但她也只是学了一些皮毛,从来没有改掉他们身上与神俱来的野蛮与兽性,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跟他谈什么礼让、王道完全是对牛弹琴,他只崇尚力量,对他的任何让步,他都会认为这是他的力量使他得到的。抗日战

2、争虽然日本投降了,中国牵制了他大部分的兵力,但他始终认为没有败给中国,只是败于美国。就拿东海划界来说,他无理提出所谓中间线划界,中国并不承认,而他跟进一步提出中国在双方没有争议地方开发的油田会吸走中间线另一边的油,并要求共同开发。明显把中国的忍让当成了软弱,所以对日本这个民族,应该采取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政策。  再则,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也没有让步的余地,他们从满清政府手里窃取的钓鱼岛,中国已经让步到了认为是有争议地方,日本还不买账。他们现在认为那是无可争议的日本领土,这怎么能够再让步?从驱赶我渔民作

3、业,到扣船抓人,实施事实占领,中国政府如果不奋起反击,那等于承认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占有。船长回来了,那是日本改掉一部分错误,他本就不该抓,让她道歉赔偿也是起码的要求。打破日本对钓鱼岛的实施占领才是问题的关键,又怎么能够以船长回来为借口让步呢?  第三,目前的中日关系,不是中国想搞好就能搞好的,日本将自己捆绑在美国战车上,高端的技术不愿意对中国出口,低端的我们也看不上。而他们看中的是我们的资源和市场,所以像日韩这一类二流国家,对中国经济并无多大助益,关系好坏对中国并无多大影响。在钓鱼岛海域,美国也无从借力

4、,也无法改变力量对比。  总之,对于日本,必须强以到底,不可存妇人之仁,否则将遗患子孙胡正跃:日方散布不实之词必须负全责  人民网河内10月29日电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29日晚在河内就中日关系有关问题向记者吹风。  胡正跃表示,众所周知,中方一贯致力于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维护和推进中日关系。然而事实是,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前夕,日本外交当局负责人伙同别国,再次炒热钓鱼岛问题。日方并在峰会期间,通过媒体不断散布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论。杨洁篪外长在中日外长会晤中阐述了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原则立

5、场,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此后,日方又对外长会晤内容散布不实之辞,歪曲中方在落实两国东海原则共识问题上的立场。日方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破坏了两国领导人在河内会晤的应有气氛。由此产生的后果,日方必须负完全责任。  中方称日方破坏中日领导人在河内会晤气氛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29日在河内表示,日方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通过媒体不断散布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论,此后又对中日外长会晤内容散布不实之词,破坏了两国领导人在河内会晤的应有气氛,当日,中日两国领导人未能在

6、越南河内举行双边会谈。由此产生的后果日方必须负完全责任。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署“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这一交易遭到中国政府强烈抗议后,美国政府表示,归还冲绳“施政权”对钓鱼岛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不难看到,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不惜在中日之间埋下钓鱼岛问题的祸根。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

7、,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早在1561年,明朝

8、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