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ID:22807314

大小:9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31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第4页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青岛监测站暨青岛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深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由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哈尔滨路61号青岛自来水公司北山加压站院内。地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方形,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690.05平方米,地上七层建筑面积4959.08,总建筑面积6649.13平方米。本工程建筑高度35.6M,层高4.5,基础埋深约为6M,结构类形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本工程开挖深度为6

2、m左右,周围场地狭小,采用加强型土钉和锚杆的协同作用进行边坡支护。2.设计依据:(1)青岛市公用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2)青岛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青岛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青

3、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内土层分布情况为: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0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青岛监测站暨青岛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根据钻孔揭露结果,场区为人工开挖山地挖山地而成,表层在开山过程中剥离的岩石碎屑,后经人工整平并铺设了大理石甬道,表层以下直接揭露基岩,基岩成分主要为燕山晚期粗粒相花岗岩,穿插发布有后期侵入的煌斑岩岩脉。基坑土方开挖范围内分布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砾质)和碎石、石块经人工回填而成,表层为水泥地面或

4、大理石地面,广泛分布于场区,层厚为0.30~0.50m,揭露层底标高57.65~58.04米。2)基岩:A、粗粒花岗岩第层、强风化花岗岩,该层顶标高57.65~58.04米,层底标高45.44~54.05米。第层、中等风化花岗岩,该层顶标高47.69~52.93米,层底标高46.79~49.63米。第层、微风化花岗岩,该层顶标高47.69~49.63米,层底标高45.69~48.43米。B、煌斑岩岩脉第1层、强风化煌斑岩,揭露垂直厚度0.9~1.1米第1层、中等风化煌斑岩,揭露垂直厚度0.7~2.6

5、米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情况:根据钻探揭露,结合现场踏勘,通过对钻孔进行的简易提水试验分析,拟建场区开挖深度范围内未见有稳定分布的地下水。20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青岛监测站暨青岛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三、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为确保边坡安全,本工程边坡整体采用土钉墙支护体系的围护方案。3.1土钉墙考虑到本工程地质条件、基础布置、周边环境等因素,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放坡系数1:0.3,墙面层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喷射砼),厚度80㎜,水泥采用P.C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3.2基坑排

6、水方案设计坡顶设挡水台阶,坡底排水沟与集水井,若无明显水则取消该设置;坡面设置泄水孔,采用Φ50mmPVC管,每2mX2m设置1处并根据坡面渗水情况适当调整。3.2.1地面防渗措施1)严格控制基坑四周的用水点。2)基坑坡顶四周修筑挡水台阶330x145x120,防止雨水流入坑内。3)妥善处理各种管道渗漏水。4)基坑四周地面沉降观测及其预防措施。3.2.2基坑底排水措施1)坡底设排水沟,高、宽均为300,M10砂浆抹面。2)沿排水沟间隔40m设置集水井,井径0.8m,井深1m。3)集水井内汇流水集中用

7、潜水泵排入市政管网。4)若无明显水则取消该设置。四、移位、沉降监测4.1墙顶监测20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青岛监测站暨青岛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土钉墙边进行监测。本工程的围护结构墙顶位移警戒值为30㎜。4.2变形观测的基本工作点和观测点的布置1、基本工作点置于最深2倍范围距离之外的稳固安全地带,用于水平观测时,每边不少于3点,其型式采用300×300×1000mm的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20的钢筋;同时兼做沉降观测工作基点。2、观测点按以下方式设置设定墙

8、顶位移观测点8组,在阳角和较深基坑边沿应适当加密。观测点形式采用200×200×500mm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20短钢筋。根据基本点位置统一刻痕,作为变形观测标志。4.3观测精度及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地质状况和基坑开挖方法,参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有关规定,本工程基坑开挖变形观测按二等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执行。其中,水平位移观测使用J2级经纬仪。按视准线和小角度法观测;而沉降观测则使用DSZ2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观测技术要求按《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