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

ID:22811871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_第1页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_第2页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_第3页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_第4页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点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要素”..毕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具有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因此,实现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首要任务是:制订全面、具体、适切的三维教学目标,并将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一、教学目标:“你从哪里来?”教学目标如何制订?有些老师认为只需根据(参考教案)或《教师教学用书》抄写一遍。这样的教学目标往往就形同虚设。其实,制订教学目标是教师领会“课标”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的过程。经历上述过程后教学目标自然就会“装”在教师心中,从而驾轻就熟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导航”。1.从解读“课标”和“教材”中来(1)目标的细化。虽

2、然“课标”已明确提出了学段目标,每个学段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也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教学时还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如,“课标”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提出“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目标。这里的“具体情境”指数量之间的相并、相差、份总、倍数等关系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会用”则包括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和会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线索,分三段编写,即只有一个运算符号的字母式,..毕业含有两个运算符号的字母式,特殊的含有三个运算符号的字母式。前两段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和掌握写法为主

3、,第三段主要会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由于学生以往认识的数都是具体的、确定的,而字母所表示的数是概括的、可变的,因此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是教学难点。在解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课标”的具体目标细化出课时教学目标。(2)目标的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反映全面发展的要求,把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目标都考虑到。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目标设计也不可能将所有目标面面俱到。因此,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整合。只有通过筛选整合,才能避免淡化所谓“软目标”(比如情感与态度)的倾向,使所有的目标都能落到实处;只有通过筛选和整合,才能使各个目标之问互相促进;也只

4、有通过筛选和整合,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益尽量达到最大。预设目标时,先要确定基本目标,突出重点目标。因为基本的知识技能目标是最基础的目标。在上述基础上再考虑弹性的目标,即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弹性目标要少而精,一堂课有一两个特别突出的就可以了。以中年级“简单数据整理”为例,一位老师首先设计它的知识技能目标,如知道原始数据与数据整理的含义、了解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组成、会看简单的统计图表、明确条形图的意义、会填写统计表、能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等,其中课堂的重点目标是会看统计表和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其他目标,如初步掌握数据的蹩理方法,养成仔细观察和分析的习惯、体验统计图的简洁明了和

5、条形图的形象直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信息意识、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等,其中基本目标为初步认识数据的整理方法,体验统计表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经筛选和整合就可得到完整的课时教学目标:“初步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体验统计表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2.从分析“学情”中来教学内容是相同的,教学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学时既要研究班级学生整体的共同特点和一般的认知规律,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从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重点、难

6、点、疑点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如教学“可爱的校园”之前,多数学生已在幼儿园或生活中接触过数数,很多学生会数100以内的数,甚至会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但如果与物体对应,做到手口一致,可能有些困难。许多学生观察物体时会不够全面,同一种物体,只关注局部、忽视整体,致使同种物体数量不完整,因此要把培养观察的能力与方法作为重要目标。此外,学生对校园新环境比较好奇,会说一些与数学无关的话,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关注课堂学习。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学会数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做到手口一致,学会

7、1个1个数,鼓励2个2个数,几个几个数,通过数一数实际场景中的具体物体,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看图、数数,让学生感受学校的美丽,同学之间的友好,以及数学的有趣,从而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感情。二、教学目标:“你到哪里去?”有些老师根本没领会制订教学目标的真正意义和最终目的,认为把教学目标写进备课或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就算大功告成了。殊不知,教学目标似“航标”,它必须为教学活动“引航”。假如教学没有目标,就会虚无飘渺、偏离“航向”,最终只能“跟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