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

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

ID:22821386

大小:8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_第1页
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_第2页
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_第3页
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_第4页
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_第5页
资源描述:

《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拨动“学情弦”,奏出“最强音”【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特别强调“以生为本”的今天,在不断追求教学有效性的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教师对学生情况的研究和分析是了解学生发展的起点,促进学生自主活泼地发展的前提。但现实是:学情分析与诊断缺乏系统的理论,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实践,而跟进策略缺失也无法给有效课堂提供坚实的支撑。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重视学情的研究,为学生的差异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顺应学生的学情,才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情;有效策略一、未成

2、曲调先有情——课前研究学情1.不明不白时的策略——顺思而学小学里的有许多相对独立的课,例如一些概念课、起始课,我们也称之为种子课,如《角的初步认识》、《什么是周长》、《认识面积》、《线的认识》、《认识质数合数》、《认识方程》等,学生对一般概念都有一定的理解,有些是模糊的,有些是歪曲的,有些是正确的,当出现一个新概念时,孩子们是有想法的。此时因放手让孩子自我展示:案例:我在上《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前,发给每位孩子一张长方形的纸条。进行前测:你认为数学上的角长什么样子的,请你画一画。结果显示:有52.3%的孩子画出了牛角桌角等生活中的角,56

3、.7%的孩子画的角不规范,33.5%的孩子画出了正确的角,还有8.8%的孩子不会画。看来学生对角并非一无所知。于是根据这个课前诊断,我挑选了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指出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上是角,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课堂的重点。同样,可以在上《什么是周长》前,进行前测;如上《认识对称现象》这课之前,可以先让孩子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再进行分类,锁定对象,聚焦重点。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学习者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上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结构为蓝本,

4、促进自主建构,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征,寻找适合学生的建构方式。架构原有经验和数学学习之间的桥梁,顺思而学抓住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生长点,在学生心里播下具有生命力的种子。2.半明半白时的策略——引思而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知识具有连贯性,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内容时,往往运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利用迁移法就可以解决新问题。数学新授课中,大部分属于这类课,学生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此时可以利用数学本身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思考,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例如“乘法分配律”这课,课前通过分层抽样诊断,发现有52%的学生会做,因此修改引入设计如下:案例:

5、1、从乘法计算引入师:听说你们班同学的计算能力很强,是吗?师: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会不会口算?(教师板书:25×24)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生1:25×24=25×4×6=600。师:你是将24看成了4×6对吗?[板书:25×(4×6)=(25×4)×6]生2:20个25等于500加上4个25等于100,所以结果是600。(板书:25×20+25×4)师指着板书:这里的20和4哪里来的?(24分成20+4得到的)那你是将“25×24”看成了“25×(20+4)”,这说明“25×(20+4)”和“25×20+25×4”是相等的。(随手用等号连接

6、)还有别的想法吗?生3:20个24等于480,5个24等于120,结果也是600。[教师板书:24×(20+5)=24×20+24×5]生4:30个25等于750,6个25等于150,24个25等于30个25减去6个25,等于750减去150结果也是600。[板书:25×(30-6)=25×30-25×6]2、猜想师手指黑板中间的三个相等的式子: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相等的式子,你能发现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3、模仿,初步感悟师:像这样的式子,你能模仿写几个吗?试试看。学生先独立写后,师指着学生所写的算式:这些式子真的相等吗?(生:是

7、)你怎样才能确定两边相等?(生:计算)师:请你们算算它们的结果是否真的相等。……。这样的设计舍去了教材中的情境图,,从数学知识体系出发,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自然地引出等式,体现了一种和谐,将乘法分配律放到乘法意义(即几个几)的数学体系中学习,体现了整体性,让学生感受到分配律服务于乘法计算,体现了学习的目的性,又自然地与乘法结合律的进行对比,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引思而学突出了数学学科的系统性,让知识回归到其生存的大环境中(就像是想了解一个人不能脱离这个人生存的环境一样),强调从数学体系中整体感知数学。3.明明白白时的策略——逆思而学有些课是

8、老师不教学生也会的,我们称之为明明白白的课,比如分数的四则运算、口诀类、复习课等,此时老师直接问诊课堂,可以变顺向为逆向。例如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通过课前提问调查,已经有95%的孩子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