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ID:22835441

大小:18.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_第1页
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_第2页
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_第3页
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_第4页
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1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

2、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引:左右结构,左边是“弓”,右边是“1”。  

3、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  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  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炎”。  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  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牙”。  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

4、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20蜜蜂引路  yǐnsīpàitánqiāojīngdǎo  引路莫斯科派人谈天敲门惊讶向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5、。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  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

6、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

7、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