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

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

ID:22842575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_第1页
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_第2页
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_第3页
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_第4页
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参考教材解析我与父母交朋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引言引言由一副对联说起。其用意在于告诉我们,只有去掉烦恼,增加快乐,家才温馨。家是感情的银行,把欢乐存进去,回报的是更多的欢乐;把烦恼存进去,得到的是更多的烦恼。然后给我们引出本课的内容:走近父母,奉献爱心。善于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的危害。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第一目成长也会有烦恼【情景解读与体验】1.教材P19情景图解读教材P19情景通过一位女生的日记给我们描述了她从小学时“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变成现在与妈妈在许多问题上有分歧的现象。在探究中,我们应仔细阅读图文资料,还可以补充自己亲身经历的相近的

2、材料,然后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分析“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等,体会父母的爱,同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2.教材P19探究问题指导⑴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⑵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努力?提示:⑴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

3、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他们对我们的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了。⑵如:要多与父母沟通,与父母换位思考,体会父母严要求中蕴含的爱心和期待等……【知识归纳与活动】知识点1.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1.我们长大了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2.父母眼里的我们在父母的眼里,我

4、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他们对我们的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相关链接(教材P20)导读】我眼中的爸爸提示: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家长的看法是不同的: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了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看待父母时,要克服自身经验、知识的制约。知识点2.造成两代人隔阂的深刻原因【探究活动(教材P20)

5、指导】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提示:父母我们生理上父母是成人,正值中年、壮年我们正值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体重增加,第二性征明显,大脑结构趋于完善,但是,我们的身体并未发育成熟。心理上父母心理成熟,有主见,甚至老于世故,经受过多种考验。我们有长大的感觉,有独立的愿望,受异性的吸引,思维有时偏执,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阅历上父母饱经风霜,经受过多种挫折,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同各种人打过交道。我们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未真正走上大千社会。知识上有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有的父母未必受过良好教育,

6、即有的父母比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有的父母还不一定有我们知道得多;他们即使受过良好教育,但由于知识更新快,许多知识已经显得陈旧。我们正接受义务教育,对比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来说,我们是。有学问”的人·可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我们不如他们的知识丰富。我们与家长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在生活知识、实践经验方面,比家长要少得多。思想方法上父母思想上求稳,容易倾向于保守。父母喜欢纵向比较,总同过去比,能较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年轻人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也易于偏激。我们喜欢横向比

7、较,总与同时代人来比,看问题容易片面。行为方式上父母处事冷静,谨慎,恪守准则。我们喜欢冒险,行为变化快,讲效率,不拘传统。社会角色上父母承担家长、监护人、职业人员等复杂的多种角色。我们主要是子女、学生j被监护人等角色。由于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于是两代人容易产生隔阂,产生矛盾和冲突。知识点3.理解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1.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

8、严要求。2.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第二目逆反心理有危害【知识归纳与活动】知识点1.逆反心理的产生、表现1.逆反心理的产生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2.逆反心理的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相关链接(教材P21)】逆反心理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