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

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

ID:22855632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_第1页
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_第2页
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_第3页
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_第4页
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谁家的孩子该学数学?[日期:2013-12-25]::何三畏[字体:大中小]上一个月,网络上先是在讨论“把英语踢出高考”,但有人说,英语比数学重要,学好英语才好出国,好移民,语云,“英语记不牢,终身在天朝”。后来话题就转换成“把数学踢出高考”了。后者获得的响应比前者高。还有网站搞了个投票,投票的结果是七成在“踢数学”。“除了数钱,一辈子没有再用到数学”,这个说法很有感染力。虽然不一定真有人觉得有任何可能“把数学踢出高考”,但“踢数学”本身会带来快乐,可以发泄另外的情绪。这确实只是个玩

2、笑。玩笑就当它是玩笑吧,但毫无疑问,总会有一些没有幽默感的家伙,会把玩笑当真的。而且我稍稍有点担心这样的讨论,那么多青少年参与或围观,会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或者产生什么“导向”(这个词用滥了,所以加个引号)。已经有人警告过“把数学踢出高考”的蛊惑,叫做“撼山易,撼(高考)数学难”。但就算你把数学“踢出了高考”,却也“不废江河万古流”。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呢?说得严重一点,作为一个时代的腐朽的标志,我觉得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贬低知识,蔑视理性的境界。在成年人的世界,一本正经地面对知识已经是令人嘲讽的事情。你

3、在公共场合偶尔会看到有成年人抱一本小说,但这种文青范也显得那么罕见。如果你发现有一个人在读数学书,仅仅是为了知识,而不是为了学位和职称,那么恭喜你,你运气好,可以去买彩票了。一个时代处于上升时期,也就是知识的成长期,人们是以求知为荣的,而数学是最纯粹,最无功利的知识。在这个份上,可以把追求数学作为一个时代的理性的标志。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自发的数学辩论会。还有搞“数学决斗”的,即互相出一些数学题目,让对方解答,谁先完成谁就获胜。还有人在路边“摆数学摊点”,用自己编制出来的题目去寻找同好。这种情景,和我

4、们今天的朋友相聚,或者哪怕是陌生人,见面就可以谈腐败,讲谁又被抓了,并且不会脸红的盛况有点相似,但前者令人感动,像婴儿的笑声,也像树苗的拔节,而后者则让人气血不畅,迟早生出病来。那个时期的欧洲有不少数学家就是这么业余的,纯粹追求知识得来的。前些年才被解决的费马猜想,是十七世纪的法国的法官,业余数学家费马提出的,他同时还有许多数学贡献。这样的例子并非罕见。这叫时代风尚,简称时尚。但在那时和今天的中国人看来,这都叫犯傻。法官搞数学一点用处都没有,费马的数学知识数他的工资应该早都够用了。但人类本来就有追求知识

5、的天性,搞到全民鄙视知识的地步,也真是不容易。罗素(也是一位数学家,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他的人生动力有两个,一是对人类苦难的悲悯之心,一是对纯然的知识的追求。“纯然的知识”很可能是“无用的”。追求知识是可以超越功利的。清末近代数学传入我国,我们的先辈们在那时是那么求知若渴,很快有了我们自己的现代数学家。到抗战时期,国运那样艰难,中国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是国际级的。他们是怎样追求知识的?有一年我在昆明,发现西南联大的数学系的一件事。我抄的笔记不在身边,大致记得是,当时美国兴起微分几何(或者复变函数?

6、),大约是陈省身立即从美国寄回一本有关的书到昆明,江泽涵等就组织学生抄,抄一段,大家讨论一段。现在我们知道陈省身教授和江泽涵教授都是世界级的数学家,他们就是这样“走在世界科研的前沿”的。当时是哪些孩子在抄那本英文数学书呢?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他们。你可能只记得这两个人的名字,但其实那个时代有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青年,都是这样在学习。这些故事,可能由于数学本身的特性,使它不怎么传播。但传播在今天叫宣传,宣传多了要走样。总之,一个向上的,有气节的民族追求纯粹的知识,就像追求自由一样自然。我们知道华罗庚是自学开始

7、的数学家。在文革期间,有陈景润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下研究数学。那时,全国都被高度政治化,文革结束后,他被人们惊奇地发现,被描绘成一个奇怪的人。在徐迟的报道里,他怪得比他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还难以理解(哥德巴赫也是十七世纪的德国的一位从法学“转业”过来的数学家)。文革结束后#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有一个小小的“科学的春天”。那是出现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景象。晚饭后的街头,有人腋下夹着数学自学教材,匆匆赶往补习学夜校。其中包括蓄长发穿喇叭裤的反叛青年。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有一位青年,在一个美

8、女如云的环境里工作(丝绸厂),经常来跟我们套近乎,无非是想借数学书和谈几句数学,进一步的要求是想央求我们带他去见某教授。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我们嫌他基础差,不能保持每次都有好脸色。这样的故事今天听起来如天方夜谭。而我认为一位当年编几毛钱一本“数学自学丛书”,由于印量大而发财的老先生,他没想到他还在世呢,世道就变到他不认识了(他现在是一位职业反腐举报人,我要在另一篇文章中写他)。那时,一本讲近代物理学革命的书,命名《激动人心的年代》。现在,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