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

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

ID:22860052

大小:18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01

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_第1页
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_第2页
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_第3页
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_第4页
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_第5页
资源描述:

《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矩阵键盘是单片机编程中所使用的键盘.0b  

2、;}7[1m9M  z  1.矩阵式键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0c;J-@/M"O)y"X/

3、6}7k  在键盘中按键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如图1所示。在矩阵式键盘中,每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这样,一个端口(如P1口)就可以构成4*4=16个按键,比之直接将端口线用于键盘多出了一倍,而且线数越多,区别越明显,比如再多加一条线就可以构成20键的键盘,而直接用端口线则只能多出一键(9键)。由此可见,在需要的键数比较多时,采用矩阵

4、法来做键盘是合理的。+D3p1l5K0_5j  矩阵式结构的键盘显然比直接法要复杂一些,识别也要复杂一些,上图中,列线通过电阻接正电源,并将行线所接的单片机的I/O口作为输出端,而列线所接的I/O口则作为输入。这样,当按键没有按下时,所有的输出端都是高电平,代表无键按下。行线输出是低电平,一旦有键按下,则输入线就会被拉低,这样,通过读入输入线的状态就可得知是否有键按下了。具体的识别及编程方法如下所述。3?8h4S"s;W5r  2、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1i+F-y,x#P4i'Y,P1n$F  确定矩阵式键盘上何键被按下介绍一种“行扫描法

5、”。  i$I4W,J!v&C  行扫描法行扫描法又称为逐行(或列)扫描查询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按键识别方法,如上图所示键盘,介绍过程如下。'h0g(i.?*z,P(g  1、判断键盘中有无键按下将全部行线Y0-Y3置低电平,然后检测列线的状态。只要有一列的电平为低,则表示键盘中有键被按下,而且闭合的键位于低电平线与4根行线相交叉的4个按键之中。若所有列线均为高电平,则键盘中无键按下。-_7R05i3y9y0M+f/[  2、判断闭合键所在的位置在确认有键按下后,即可进入确定具体闭合键的过程。其方法是:依次将行线置为低电平,即在置某根行线为低

6、电平时,其它线为高电平。在确定某根行线位置为低电平后,再逐行检测各列线的电平状态。若某列为低,则该列线与置为低电平的行线交叉处的按键就是闭合的按键。  c9n6O.u6S  e  ],t:^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6L'G#^:c$t  图仍如上所示。8031单片机的P1口用作键盘I/O口,键盘的列线接到P1口的低4位,键盘的行线接到P1口的高4位。列线P1.0-P1.3分别接有4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5V,并把列线P1.0-P1.3设置为输入线,行线P1.4-P.17设置为输出线。4根行线和4根列线形成16个相交点。5]7e'@8f9M6

7、k+W  1、检测当前是否有键被按下。检测的方法是P1.4-P1.7输出全“0”,读取P1.0-P1.3的状态,若P1.0-P1.3为全“1”,则无键闭合,否则有键闭合。1l(i3[/@3c&?.j(k  2、去除键抖动。当检测到有键按下后,延时一段时间再做下一步的检测判断。4

8、3B;y'g'~&[5{/N  3、若有键被按下,应识别出是哪一个键闭合。方法是对键盘的行线进行扫描。P1.4-P1.7按下述4种组合依次输出:4{9b$p6L#r-b  P1.71110%?7e)Z#e&Q3  P1.61101.L2m5?4g1r  P1.510

9、11%@6g1J,p2S&F&X1Q%i  P1.401118f/A3T%o:e.r  在每组行输出时读取P1.0-P1.3,若全为“1”,则表示为“0”这一行没有键闭合,否则有键闭合。由此得到闭合键的行值和列值,然后可采用计算法或查表法将闭合键的行值和列值转换成所定义的键值2O;w4w0C#}5[)D  4、为了保证键每闭合一次CPU仅作一次处理,必须却除键释放时的抖动。3u#3u!Y!D"{5m  键盘扫描程序:1r-d"K7J"K:g7k)~:}1L  从以上分析得到键盘扫描程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程序如下$o4q:C3n*t37B

10、  SCAN:MOVP1,#0FH'e7@7e/]!F  MOVA,P1+P,?"V.a"k8o  ANLA,#0FH!p*h  [4v&^&k  CJNEA,#0FH,NEXT1:x'r+^$U.Y;F6i5u  SJMPNEXT38I7!}&E6^4X'a  NEXT1:ACALLD20MS$K9s*{)?"n/S$f2  MOVA,#0EFH%

11、  A'^  D1u2_-S*S2r6o(B  NEXT2:MOVR1,A,o+j4}0a5_%e/c9M/j  MOVP1,A3`,h8q&}-P:]  C,_9X2C  MOVA,P1&

12、Z/K-_)B8e'q  H7K  ANLA,#0FH0`  O2[+b-]  CJNEA,#0FH,KCODE;9?  t*l*

13、0J;E-`  MOVA,R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