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

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

ID:22864219

大小:1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_第1页
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_第2页
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_第3页
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_第4页
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_第5页
资源描述:

《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  作者:王虎原文:http://www.i170.com/user/tigerwoods/Article_114848繁华背后: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 前一段给朋友买书,无意中看到一本书,是美国一个学者比尔.波特写的,叫做《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看了一些序言和介绍感觉不错,就买了。这两天读完感觉失望大于收获。失望是因为的确想通过这样一本书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当代隐士们的思想和心灵的深处,但是正是基于这样的过高期望,失望也很

2、大。一名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佛教、道教的一些了解,但是还不能触及隐士的心灵深处。整本书是作者几次终南山之行的游记。作者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一些神话传说、历史事实的罗列以及一些精美的图片完成的。这就是其中的一张图片,图中左二为本书作者比尔.波特:本书亮点:1、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译者明洁所做的序言。整篇序言非常清幽而有意境,的确很有功力(需要我放在后面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2、整本书的设计、装帧、印刷质量堪称一流,非常不错;3、书中对几位禅师、方丈、比丘尼的访谈里面,从对话中我们还是能够有一些收获

3、和了解的。最大的遗憾就是深度不够,感觉太过浅显,不过作为一名美国学者能够写出这样的深度的文章应该是很困难的事情了,不能要求太高了。 不过倒是希望有机会读一下明洁写的一本书《花落的声音》了。 《空谷幽兰》电子版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988394.html 附:《空谷幽兰》译者序   《空谷幽兰》是一本好书。1999年的时候,作者比尔·波特先生(赤松居士)到访赵州柏林禅寺,赠送了一本英文原著给明海法师。明海法师阅后,叹赏不已,遂请明尧居士问我是否愿意翻

4、译。明尧居士告诉我,此书为美国人所写,英文地道,并引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难以查阅;另有实际游访过程中的许多人名和地名,单凭音译很难与真名对上,故翻译难度很大。于是这本书两次从我家里经过——一次从我家捎到北京,一次从北京捎回来——我竟从来没有打开看上一眼。      2000年的时候,我翻译法国一行禅师的系列著作告一段落,得知海师父仍然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来翻译此书,遂在一次去柏林寺的时候,主动提出要求翻译。海师父很惊讶,说:“你不是不想翻吗!?”我嘿然。      回忆这一过程,是因为后来

5、我想:多么危险,差点儿与《空谷幽兰》失之交臂!      在翻译的过程中,《空谷幽兰》带给我很多快乐。在那年轻而清贫的岁月里,白天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查字典,读到有趣处,一个人快乐地笑;晚上明尧居士下班回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把当天读到的最有趣的地方讲给他听,他立刻就能会意,并开心地笑。然后我们一起坐下来,我口译,他帮我直接输入电脑。当我们翻译到刚才讲过的有趣的地方时,仍然还要对视、还要笑——赤松的美国式幽默,不是一次笑就了之的。      同样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自小在传统文化中的浸润,书中的人物、故事和

6、引文,对我来说,差不多是耳熟能详的,所以每在文中读到,如遇故人,非常亲切。也因此,我对作者的意思有一种心照,即便偶有几个英文单词暂时不认识,似乎也毫不妨碍我对原文的理解,这大概是《空谷幽兰》的译文有中国味儿的原因之一。      在我已经完成的十几本译著中,《空谷幽兰》是我最钟爱的。它有四美:      一曰文字美。作者赤松居士年轻的时候住在台湾,隐居在寺院和山村里,认真研读中国古代典籍,也背诵王维和李白等大诗人的诗,所以他的传统文化功底,相当于一个中国古代的书生。后来接触到他本人,感到他骨子里就像一

7、位中国古代的高士,只不过生就了一副美国人的模样。所以他的文字,简洁、洗练、干净、清雅,不染俗尘。他曾经送给我由他翻译成英文的寒山、石屋等人的诗集,书的用纸质量很好,厚而有点儿发黄,每一页“留白”很多,诗行很短,寥寥地排在中间。读着他的翻译,我仿佛看见了寒山的明月,正冉冉地升起,清泠的光,淡淡地照在澄净的寒潭上。我又看见了山风拂过石屋的长松,和他的藤萝,还有那些闲花野草,听到了松涛阵阵,和山溪的流响……      事实证明我的感觉非虚。2003年的时候,我们结识了一位哈佛大学神学院毕业的美国牧师——她同

8、时也在学佛。据她讲,赤松翻译的中国古诗太优美、太有意境了,在美国,在这一领域,无人能够企及。寒山诗在美国出版以后,掀起了一个小小的热潮:很多年轻人的T恤上,用中文写着“寒山子”三个大字,他们背着这三个字,在街上到处走;也有一些大学请赤松去讲演。这些都证明,作为一位作家兼翻译家,赤松的文字有着他独特的美和感染力。      二曰人物美。这里的人物,是指书中的人。书中的隐士,是那么纯粹、善良,而每一个人又是那样特立独行、性格鲜明,通过作者的描述,栩栩如生地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