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ID:22868487

大小:28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_第1页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_第2页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_第3页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_第4页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一.民国时期政区设置(一)历史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华名国诞生。民国元年1月1日,孙屮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屮华民M临时屮央政府。2月12円,淸宣统皇帝退位。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职,由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5月,临时政府前往北京。民国叫年12月12日,袁世凯窃果称帝,此后进入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承袭了清朝的领土疆域。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由孙中山签署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屮第三条规定:屮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省、A外蒙古、西藏、青海。此外,台湾省人处在日本占领之下。由于时间较短,临时政府来不及

2、对地方行政区划有所建置。北京政府初期,沿袭的二十二省为:直隶省(治天津)、奉天省(治沈阳)、吉林省(治吉林)、黑龙江省(治龙江)、山东省(治历城)、河南省(治开封)、山西省(治阳曲)、江苏省(治江宁)、浙江省(治杭州)、安徽省(治怀宁)、江西省(治南昌)、福建省(治闽侯)、湖北省(治武昌)、湖南省(治长沙)、广东省(治番禹)、广西省(治浥宁)、云南省(治昆明)、贵州省(治贵阳)、四川省(治成都)、陕西省(治长安)、廿肃省(治翱兰)、新疆省(治辿化)。另有顺天府仍沿清旧制;内外蒙古、青海、西藏等地方,均维持原状;台湾省仍有由占。地方的行政区划,清末为省、道、府、州、

3、县(厅)五级,拟改为省、县W级未实行。民国二年(1913年)1月,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州、存道县、实行省、道、县三级的行政区划体制。随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进行一系列行政区划的调整。(附注:此图扫描于巾国历史地图册一一民国时期行政图)(二)不同级别行政区划的调整1.省级区划调整民国三年(1914年)5月,顺天府属宁河、大城、新镇、文安叫县划归直隶省。其余所属廿县,皆明确归顺天府管辖,原受制于长官者,一切罢去。同年10月,顺天府改制,原辖区域设置京兆地方。民国三年(1914年)4月,从四川省析出川边道及金沙江以西原昌都府等地区,

4、设置相当于省一级的川边特别行政区(至康定)。民国三年(1914年)7月,清末原拟设省的热河、察哈尔、绥远三地区,设置相当于省一级的热河特别行政区(治承德),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借治万全)、绥远特别行政区(治归绥)。民国三年(1914年)8月,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区、改设置阿尔泰(游牧)地方(治承化寺),直隶屮央。直至民国八年(1919年)6月,裁撤阿尔泰地方,将其划入新疆省,次年改置阿山道。民国十三年(1924年),苏联归还原沙俄占中东铁路沿线地方行政权,即沿铁路两侧各30华里范围,设置“东省特别行政区”,主管机关驻滨江(哈尔滨),这是一种特殊的相当于省级的政区形式。民

5、国十五年(1926年)秋,民国政府在北伐屮设罝汉口特别市。1.道级区划调整民国三年(1914年)6月,《政府公报》发布大总统申令,公布各省所属道区域名单,基本沿袭清末道的区域,但道名有较多更改,企国共设九十三道。同年8月,河南省的河北道尹,巾武徙移驻汲县。同年10月,安徽省安庆道的滁县、全椒、来安三县与淮泗道的六安、英山、霍山三县互划。民国九年(1920年),黑龙江省增设绥兰道;新疆增设塔城道、焉耆道:叫川省增设川边道:湖南省撤销武陵道。2.县级区划调整从民国三年(1914年)起,各省先后进行裁府、州、厅并县的工作。对于盟旗制度仍照旧实行;西北、西南地区保留土司制

6、度;一些新开发或改土归留地区,准备设县而条件不成熟者,则先设罝设治局。(三)不同时期行政区划的调整1.北洋时期中华民国建国初期,承袭清朝旧制。不同之处在于废除府,将所有不管县的州、厅全改为县,1914年时在省县之间设置93个道。当时的省份依当时顺序排列,有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广两、云南、贵州等22省。北洋政府在22个省之外设了京兆地方、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几个特别区域,西藏、外蒙古、青海3个地方,另保留阿尔泰、塔尔巴哈台、伊犛3地区(后均并入新疆省)。2.训政吋期

7、北伐后,国民政府废除了道,另外设立了专署(即行政督察区),作为省的派出机构,一个专署管理十几个县。国民政府北伐后,改直隶、奉天2省为河北、辽宁,并京兆特别区入河北,将热河、察哈V、绥远、川边、十夏、青海改建为6个省(川边特别区改建丙康省),总计28个省,另外加上丙藏、蒙古2个地方,以及分自俄、英收回的东省特别区、威海卫行政区。国民政府并设立特别市(即直辖市),先后设置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后降为省辖市,抗战胜利后再升格)、丙京(后降为省辖市,抗战胜利后改称丙安并再升格)、重庆(抗战时期设置)等9个特别市。此外,东北政务委员会自设

8、兴安屯垦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