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ID:22869321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_第1页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_第2页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_第3页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_第4页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Q/ZXJZJ619-2004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发布2004-05-01实施2004-04-18发布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ZXJZJ619-2004Q/ZXJZ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企业标准ICS1Q/ZXJZJ619-2004目次1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施工准备14操作工艺15质量控制36质量标准47成品保护5IQ/ZXJZJ619-2004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避雷接地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2 引用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

2、23 施工准备3.1 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2 镀锌钢材有扁钢、圆钢等,使用时应采用热镀锌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3.3 辅料有螺栓、垫圈、弹簧垫圈、支架、电焊条、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塑料管、黄油漆、绿油漆、防腐漆、银粉漆等。3.4 作业条件3.4.1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3.4.1.1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墙、柱钢筋已绑扎完。3.4.1.2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3.4.2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3.4.2.1 支架安装完毕。3.4

3、.2.2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3.4.2.3 土建外装修完毕。3.4.3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3.4.3.1 支架安装完毕。3.4.3.2 保护管已预埋。3.4.3.3 土建抹灰完毕。3.4.4 支架安装作业条件:3.4.4.1 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3.4.4.2 结构工程已经完成。3.4.4.3 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3.5 主要机具:常用电工工具、钢锯、锯条、电焊机、电焊工具、压力案子、电锤、冲击钻等。4 操作工艺4.1 避雷引下线安装工艺流程:测量弹线定位(明)→支架安装→避雷引下线敷设固定→避雷引下线连接→防腐处理→标识

4、→检测验收4.2 避雷引下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4.2.1 接地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mm×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4.2.2 接地引下线必须按设计要求标高位置做断接卡子或测试点。断接卡子所用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并需加镀锌垫圈和镀锌弹簧垫圈。5Q/ZXJZJ619-20041.1.1 利用主筋暗敷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二根主筋。1.1.2 现浇混凝土内敷设引下线不做防腐处理。1.1.3 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烟囱的铁爬梯等)可作为引下线,但所有金属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1.1.4 接地引下线沿建筑的外墙敷设时,从接闪器到接地

5、体,引下线的敷设路径,应尽可能短而直。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不可能直线引下时,也可以弯曲,但应注意弯曲开口处的距离不得等于或小于弯曲部线段实际长度的0.1倍。引下线也可以暗装,但截面应加大一级,暗装时还应注意墙内其它金属构件的距离。1.1.5 明敷接地引下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1.1.6 接地引下线应躲开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较易接触到的地点,以免发生危险。1.1.7 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约1.7m至地下0.3m的区段应加保护措施,为了减少接触电压的危险,可用PVC管或竹筒将引下

6、线加以保护。1.1.8 采用多根明装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和接地线的连接状况,应在每条引下线距地1.8~2.2m处设置断接卡子。利用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必须将焊接的地线连接到首层配电盘处并连接到接地端子上,可在地线端子处测量接地电阻。1.1.9 每栋建筑物至少有两根引下线(投影面积小于50m2建筑物例外)。避雷引下线最好为对称位置,引下线间距离不应大于20m,当大于20m时应在中间多引一根引下线。1.1.10 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宜按设计要求就近与接地引下线或均压环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

7、措施。接地导体应符合5.2.1条规定。1.2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做法:1.2.1 首先将扁钢(或圆钢)用手锤(或钢筋扳子)进行调直或抻直。1.2.2 将调直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1.2.3 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用卡钉分段固定。1.2.4 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或与断接卡子连接好。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和面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1.2.5 利用主筋(直径不少于Ф16mm)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

8、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