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

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

ID:22892523

大小: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1

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_第1页
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_第2页
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_第3页
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_第4页
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导读:走向融合实现共赢——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是一篇相关国家和系统的论文开题报告框架,免费分享阅读下载是对毕业生写作论文有着参考意义。文/本刊记者黄晓艳摄影/吕学谦卫星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充满神秘感.从当初的最高机密,到今日面向民用进行市场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艰辛与荣耀.近日,《高科技与产业化》记者专访了北斗计划最初的参与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卫星父的科学家孙家栋院士.围绕这个宏大的航天计划,这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的八旬老者,作为亲

2、历者、见证人向我们讲述了北斗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解析了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价值,以及将面对的美又颇具挑战的前景.本刊记者: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请谈谈北斗系统的研制过程,是否实现了当初的预期?孙家栋:中国自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起,航天科技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联系一起.东方红一号上天以后,国家高层明确提出中国航天事业要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服务要根据国家的科技水平,既要大胆前行,还要稳步发展.大家都知道,航天工程的难度很大,虽然我国早对卫星定位和

3、导航技术有需求,但对卫星导航研究基础薄弱,特别是上世纪70~80年代,受限于技术、资金等素,很难开展全面的研究工作.以我们第一步搞了返回式卫星,获取遥感数据开展应用.紧接着是搞通信卫星,解决了国家最急需的通信需求问题.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经济和航天技术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开始有能力去发展导航系统.1990年代,国家提出了载人航天的要求,于1992年国家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框架正式启动中国载人航天计划.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从太空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国家力量来实现,需要行业的大力协,中

4、国载人航天计划任务的完成,使得我国航天技术水平、靠性水平、质量保证水平都得到了验证,充分展示出国家的航天科技、生产技术、人力量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航天计划的又一个重大领域是深空探测.2004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实施,又叫作嫦娥工程,拉开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帷幕.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每一步都为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深空探测真正能给人类提供服务、创造经济价值.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过30年的发展,到1990年代,卫星的品种经比较齐全,我国空间技术水平基本能满足通信、遥感的要求了.国家的科技水平、经济水

5、平、生产水平都大踏步的向前发展,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考虑利用卫星进行导航,非常慎重地提出要搞技术最复杂、最难搞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卫星是多星组X、天地互联,工程非常浩大,要建立天地统一的时间、空间标准体系,要有牢固的科技水平支撑,经费比载人航天的投资还要大,导航人队伍也得有一个培育的过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方专业人士共伺研究,国家科学、合理地提出制订了一个符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是先探路,是试验阶段.2000年左右,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即研制少量的地球步静止轨道卫星,研制一些地面运行控制

6、与应用基础设备设施来完成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为后续工程建设打下基础.当时,中国刚改革开放不久,经济实力不够.中国科学家陈芳允先生提出了双星定位的建议,只要利用两颗卫星以完成最基本的定位功能,解决地面定位问题.由于北斗系统的奠基理论为双星定位,那地面上的第三个点需要有精确的地面高程,即地面高度分布的精确数据.这个高程数据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化工程.我们国家有30多年来的海量测绘资料,结合测绘资料信息,通过信息传输,这样高程和最终定位的位置都有了.陈芳允先生提出的双星定位方案获得了方的认.于是,北京一间狭的办公室里,北斗计划第一步的

7、研究实验悄然开始.参与研发的团队列出了17项重大原始试验专项,目的是搞清中国搞卫星导航方面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时,全面推动人队伍的培养建设,解决人匮乏的问题.第二步算是动真格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X计划.到2012年,计划发射10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系统.当时,围绕着是一次性全球组X还是区域组X的问题.专家们反复研讨,大家认为:建立卫星导航系统,本身是投资大又风险高的事,我国的航天事业比国外的经验少,国内资金、人等基础也很薄弱,很难一步到位.以,我们从中长期发展着眼,采取谨慎的态度,既要能满足起码十年内的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时还得是稳妥、

8、坚实地向前发展,最后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