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ID:22898525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1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_第1页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_第2页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_第3页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_第4页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摘要:元语用意识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选择行为的一种自反意识,是说话者意识在话语形式上的语用体现。元语用意识指导人们作出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的选择。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典型的元语用意识标示语,四种不同的模糊限制语分别反应了发话人在语言选择过程中的认知和心理状态,构成了发话人的语用策略,并为受话人正确理解话语的语用含意提供了推理线索。关键词:元语用意识;模糊限制语;语用标记语;语用策略;语言选择何谓元语用意识?在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对语言表现形式、语言使用策略等的选择都是在意识的指引下完成的。根据Verschue

2、ren(1999)的语言顺应理论,语言使用过程是交际者在意识的指导下不断从可供选择的语言范围(variability)中作出可协商的选择(negotiability)从而达到顺应(adaptability)交际需要的动态过程。Verschueren认为,如果把语言使用定义为作出语言选择,考虑发话人和释话人两者心智的中介作用,同时又赋予意识以突出的作用的话,这些都意味着语言使用者或多或少意识到自己在使用语言时正在干什么,即使和其它理据性程度可能很高的选择相比,某些选择几乎是自动的。这种“自对自的了解”实际上都体现在所做出的全部选择中

3、。然而,这种了解还体现在语言使用者对这些选择的自返意识中,这些选择来自于一系列的可能性中,因而就带有了一种具体的概念或者交际状态:而全部语言选择的过程都意味着某一种程度的意识性,有些选择公开地反观自身或反观其他的选择。自返性意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我们可以将其看作语言发展的最早的进化条件之一。而且,其重要性还表现在,从某种程度看来,所有的语言交际都具有自指性。换句话说,语言使用都意味着语用的和元语用的功能发挥过程间的不断调整。(Verschueren,1999:187-188)这里Verschueren的话可以理解为话语形式体

4、现了说话者的意识,有些话语形式服务于一定的语用策略,是说话者的语用手段。而在每一个语用手段的背后都有意识的指挥作用。这种指挥语用手段选择的意识就是元语用意识。人们利用元语用意识来决定语言选择策略、形式、过程等,使得最终作出的语言选择带有明显的语用特征。(吴亚欣,2002)人们在交际时或多或少都能对自己使用的言语进行(元)语言的修饰、限制、补充、美化等。所有的言语选择都有一定程度的语用意识,而某些言语选择所反射出来的意识更加明显。(侯国金,2003)正如语言使用中涉及到的其它所有心智过程和心智现象一样,元语用意识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意识

5、突显度。在元语用意识标记中,有些标记表露出某种自觉程度很高的选择,而其它标记则并不如此易于提取。元语用意识在微观层面表现在语音特征(如语调、口音)、词汇特征等的选择上;在宏观层面则包括言语行为意识、间接言语行为意识、礼貌言语行为的意识等等。(同上)Verschueren(1999)在其书中也对元语用意识的标记成分作了分类,他把元语用意识标记成分分为三类。首先是Jakobson以及后来的Silverstein都称为变指成分(shifters)的范畴。“变指成分”是索引符号,诸如人称代词和其它指示语、体、时态语气、情态和凭证语(evi

6、dentials)。这些成分都必须随使用语境中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都要求对结构特征和语境特征的匹配过程有自返性意识,但从有效选项的结构系统中作出的是一个尚未呈现的或无标记的选择这一情形要除外。其次,元语用意识的很多标记语,都归入到语篇标记语、语用标记语、语篇小品词或者语用小品词这类变动不定而且常常是相互重叠的名称之下了。通常,这些概念用于讨论指明话语与周围语篇的适应方式(无论如何、然而、实际上、与此相反等)、命题内容的认识和/或施事状况(如当然、毫无疑问、坦率说、我猜等)或释话人的参与程度(如你知道)的词汇标示——经常是句子副词或者

7、是词语衔接和意思连贯的标记语。对于这一类标记语国内学者近几年研究较多,较有代表的有何自然、冉永平(1999)、侯国金(2003)、吴亚欣(2002,2003)、于国栋(2003)、李健雪(2004)等。其三,语境化提示(contextualization)的功能发挥,无论是以韵律标记、语码转换,还是以反馈信道提示的形式出现,尽管“很少受到人们有意识的注意,而且也几乎未得到任何直接的讨论”,却显露出对“内容与表层风格之间的共现期望”的意识,其大意是说,语境化提示可以作为语境化过程解释的基础。何谓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按Lakoff

8、(1972)的话说,就是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见何自然、陈新仁,2004:150)模糊限制语可以模糊说话人态度甚至改变话语真值。例如:1a.昨天深圳下过雨。1b.昨天深圳似乎下过雨。1a是一个说话人意思明确的判断,但是在1b中,由于出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