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

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

ID:22907350

大小:7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1

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_第1页
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_第2页
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_第3页
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_第4页
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新中国60年与 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新中国60年与哲学对于新中国60年与哲学导读: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为“后30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造使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其中存在的弊端,成为“后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发端。“前30年”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30年”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摘要 新中国60年完成了中国社会数千年未能完成的最伟大的历史演变和革命变革。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为改革开放以来30年准备了根本前提和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30年又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校正方向的历史延

2、续和创新性发展。哲学的3个基本思想为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作出根本性指导。对于新中国60年的辉煌,实事求是思想是其辩证唯物论基础,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是其唯物辩证法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思想是其历史唯物论基础。  关键词 哲学;新中国;实事求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A  1007-5801(2009)04-0005-06    同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相比较,新中国60年的巨变崛起,可谓是弹指瞬间。然而,新中国成立60年来所实现的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却是60年前旧中国的任何世代都无法比拟的。即使把改革开放之前30年遭受的挫折和改

3、革开放以来30年遇到的挑战同前后各30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加以比较,仍然可以认为,中国社会完成了最伟大的历史演进和革命变革。执政的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在曲折中开拓前进,不断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发展道路,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基本框架。而其指导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依据——哲学,因此获得了最好的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    一、新中国两个“30年”的比较    新中国的60年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简称“前30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

4、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简称“后30年”)。这是发展差别很大的两个“30年”。  对于“前30年”,从不同角度作过总体评价:一是比较新旧中国历史,指出我们犯过错误,但还是取得了旧中国千百年来都没有取得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二是总结经验教训,指出“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这两个评价统一于历史本身,基调是肯定“前30年”。对于“后30年”。曾经系统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怎样看待新中国两个“30年”的相互关系?  (一)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为改革开放以来30年准备根本前提

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四项基本原则。哪怕是动摇了其中的任何一项,也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为领导人民探索富强中国的基本经验,四项基本原则解决了新中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国体、由什么政治力量来领导、用什么社会新中国60年与哲学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思想作指导的大理由,是中国立党治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的根本。  ——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前30年”遭受的最严重挫折。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倒行逆施,罪恶罄竹难书。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

6、化大革命”,挽救了及其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并且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扫除了根本的政治障碍。  ——真理标准理由大讨论引发思想解放运动。粉碎“四人帮”之后,主要领导人搞“两个凡是”,继续因循“左”的错误。真理标准的争论反对“两个凡是”,重新确立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争论,不仅使我们党能够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和新近出现的理由,而且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从“两个凡是”转向实事求是、政治路线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路线从僵化半僵化转向各

7、方面改革,亦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准备了根本的思想前提。  (二)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为改革开放以来30年奠定制度基础  ——政治制度根基。一是体现立国之本的人民制度。在“前30年”,它建立牢固基础;在“后30年”,它不断得到完善。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前30年”,它们形成基本框架;在“后30年”,它们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健全。  ——经济制度根基。“前30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为“后30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8、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