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

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

ID:22908901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_第1页
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_第2页
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_第3页
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_第4页
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阴三沈纪念馆导游词今天,我领大家去参观颇负盛名的汉阴县三沈纪念馆。汉阴县距离安康市约50公里,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中上游;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凤凰山横直东西316国道和阳安铁路越境而过。境内汉水和汉水的最大支流月河穿流其间。汉阴县东连安康,西接石泉,北同宁陕交界,南与西乡、镇巴、紫阳毗邻,户籍人口29万。 汉阴又有“抱瓮之乡”之称。据《庄子·天地》篇记载,孔子高徒子贡游于楚,返于晋,路过汉阴时,见一老人抱瓦罐为菜地浇水,子贡与老人对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展开了颇有哲理性的辩论。相传灌园名日“灌台”的遗址,就在当今汉阴县城的龙岗山梁上。由于《庄子·天地》一文影响

2、久远,所以汉阴又以“抱瓮之乡”而使名。 我们要参观的“三沈纪念馆”位于汉阴县城新街,这楚“三沈”故乡的汉阴人民,为纪念和缅怀为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沈氏三贤”而兴建的纪念馆。 大家可知道“沈氏三贤”是哪三贤吗?那就是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三沈祖籍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三沈”的祖父沈拣泉是清朝时期的解元,清朝末年,随左宗棠到陕西,任汉中府定远厅(今镇巴)同知,也就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举家从浙江吴兴迁到汉阴。沈拣泉的父亲沈祖颐先后于1882年至1883年、1891年至1892年两次担任汉阴厅最高行政长官抚民通判。他们祖孙三代在汉阴县城安

3、家居住了40多年。三沈兄弟都在汉阴出生成长,并在汉阴县学习生活20年左右,自幼受南北交融、东西荟萃、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陶冶,又深受家风世传文化熏陶的三沈兄弟,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享誉海内外。 辛亥革命后,三兄弟几乎同时受聘于北京大学,他们比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到北大任教还要早。1917年1月,蔡元培正式出任北大校长不久,就亲自登门拜访了比他小15岁的沈尹默,两人赤诚相见,促膝长谈。沈尹默极力赞成蔡元培执掌北大,并首倡教授治校、建立校评议会等。蔡元培完全采纳沈尹默的建议,注重提倡学术研究,并增聘教授,有刘师培、胡适、钱玄

4、同、鲁迅、沈兼士、李大刽、吴稚晖、李石曾、高君武、王宠惠以及李四光等文化界名流学者,会聚一堂,使北大蓬勃发展。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曾经说过:“北平文化界之权威以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二马(马衡、马幼鱼)二周(周树人、周作人)最为著名。”原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纪委书记阂开德教授说,20世纪初,北大享誉海内外的教授是“一钱”(钱玄同)、“二周”和“三沈”,他们都是当时北大学有所长的著名教授和学者。一户人家能够同出三位北大著名教授,在北大历史上绝无仅有。真是一间三昆仲,文名满华夏。所以说,“三沈”与北大有着深厚的情缘,“三沈”在那个时代追随蔡元培校长

5、从事中国教育与社会的革新运动,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沈兄弟坚持正义,弘扬学术,不畏强权,爱国进步的崇高精神,充分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北大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北大的魂。三沈兄弟在新诗创作、诗词学、书学、语言文字学、文献档案学等领域,都开启了一代文风之先,并卓有建树,成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享誉世界的文化大师。 大家看到的这座三沈纪念馆,是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汉阴书院和江南会馆旧址基础上修复建成的,工程修复施工图由陕西省古建筑设计研究所实地勘测绘制,占地4000平方米。主体展馆是一座具有江南庭院风格的阁楼式古建筑。四合式正院为展室主

6、体,框架复式木结构,青砖铺地,雕饰挑糖,天井坐落一个石雕鱼缸,花草簇拥,古色天成,庄重肃穆。东偏房小天井有观鱼池以遣兴,西偏房有回廊以休憩。场院有曲径、草坪、紫竹、苍柏,其间紫荆、桂花、樱花、腊梅相映,使三沈纪念馆既古朴、庄重,又典雅、幽静,独具汉阴钟灵毓秀的人文气息。纪念馆院目前有“三沈主展室、沈尹默先生展室、沈士远先生与沈兼士先生展室、汉水文化和汉阴文物展室、名家题词展室等。 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沈氏三贤”的学术成就及贡献。 沈士远先生(1881-1955年),是我国近现代的著名学者、庄子专家。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沈尹默先生(18

7、83-1971年),原名沈君默。我国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和杰出的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是“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新青年》于1918年成立编委会,由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胡适、沈尹默和高一涵等北大----六教授轮流主编,一期一轮,从此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沈尹默先生不仅是位教育家、白话诗的倡导者,而且还是位书法家。从20世纪30年代起,沈尹默致力于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崇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工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法,尤以行书为著名。他的字刚劲有力,功力深厚,炉火纯青,至今仍被国内外推崇备至。沈尹默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被海内外公认“超越

8、元、明、清,直入宋四家”。纵观其一生,堪称中国近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