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

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

ID:22913440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1

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_第1页
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_第2页
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_第3页
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_第4页
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翻译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由于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和译者价值观的影响,晚清的翻译小说在原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分析晚清翻译小说的特征,探讨其对中国小说现代性转型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轨迹十分有益。  关键词:晚清语境翻译小说现代性  :A  晚清期间,翻译小说达到上千种之多,翻译小说的繁荣成为不争事实。作为传播活动的一种,翻译活动受制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与目的语文化规范,目的语社

2、会文化全方位地制约着翻译过程的各个方面。受晚清时期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体现出了特定时期的文本特征与独特的时代特征,为中国小说创作现代性转型做出了重大影响,架设起中国文学古典性与现代性之间的桥梁。晚清翻译小说所折射出的启蒙思想和叙事模式、语言表达、人物刻画方面的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小说现代性的萌芽。  一晚清翻译小说的特征  1翻译小说种数繁多,国别涉及面广  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时期翻译小说种数的多少,小说原本的国别频数则反映出该国在世界文化圈中的地位,以及它对译语国家的文化影响。我国翻译小说在晚清时期迎来了空

3、前的盛况。根据马祖毅的统计,截至1911年共有400种翻译小说;而阿英先生的《晚清戏曲小说目》中,则收录了从1875年直1911年间的翻译小说608种。从1840年到1919年,翻译小说竟达到2567种。据郭延礼的统计,在当时可查明国别的翻译小说中,英美小说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达到61%;法国小说居第二,占18.9%;俄国小说位列第三,为7.6%;之后为日本小说(6%)和德国小说(2%);其他国家的小说占4%。由此不难看出,当时翻译小说的数量蔚为可观。另外,欧美国家的强势文化成为晚清翻译的小说的主要原语文本,一些弱小民族国家也有涉及。  2翻译小说主题类型丰富  小说主题

4、类型的不同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翻译小说的类型在20世纪初呈现出多元态势。晚清时期翻译小说的主要类型为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科学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其他的如寓言小说、军事小说、教育小说、理想小说等也都有涉猎,几乎涵盖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所列的十七类小说。  3译者的翻译倾向明显  晚清时期大批翻译家特色鲜明,他们的翻译趋向日趋明显,而鲜明的翻译趋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文化诉求。梁启超特别强调政治小说的社会功能,因此便与政治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开始翻译日本的政治小说,如周宏业、熊垓、赖子、忧亚子等;陈景韩翻译的长篇小说《虚无党奇话》、中篇

5、小说《虚无党》等,为虚无党小说的翻译做出重要贡献;周桂笙因翻译侦探小说而闻名,并率先使用侦探小说之名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吴祷致力于翻译俄国小说,成为我国第一位翻译著名文学家莱蒙托夫、契诃夫、高尔基小说的人,阿英在《翻译史话》称他为“真正能了解俄国文学者”;曾朴翻译过大量的雨果小说,还翻译过莫里哀、福楼拜、左拉等的作品,是法国小说译介的重要代表人物;包天笑全心译介西方教育小说,为儿童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种明确的翻译趋向能够让译者深入研究某类作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译文质量,并为小说主题类型的拓展起到重要

6、作用。  4翻译小说转译作品众多  “转译是两种文本形态无法实现直接转换时借用第三种语言进行转换所产生的译作类型,是在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无法直接对应下发生的。”晚清时期译者的外语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翻译市场的需求,导致转译的翻译小说作品数量上升,最常见的是从日文和英文译本中转译。由于留日学生大大多于其他国家,从日译本转译成为晚清时期翻译小说的一大特色。比如,最初的俄罗斯名家名著多数是通过日译本转译而来,如吴祷翻译的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第一部、契诃夫的《黑衣教士》等;这一时期半数以上的法国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也是从日译本转译的。转译现象真实地反映了晚清社会文

7、化需求与译语外语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译文的不真实、影响翻译质量。  5翻译小说的译意手法  由于缺乏对翻译本质的研究,晚清时期翻译常被看做“启迪民智”的手段,译者多采用“译意”的手法,把原语文本做为框架,将原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故事情节翻译出来。这个过程中,译者的自由发挥度很大,他们可以根据目的语读者的需要、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等进行删减或是添加。他们的做法类似于纽马克(Neark)所谓的改编(adaptation)。另外,译者的翻译操作是以篇章为单位的,翻译的手法自由,涵盖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式。  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