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

ID:22915667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1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_第1页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_第2页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_第3页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_第4页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坚持着金融改革的步伐。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了一条以信贷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目标的发展道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有力的各项信贷资金支持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试图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金融特点的改革道路,这将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过程。本文将就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

2、题、改革的建议等做一定的阐述。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农村金融市场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题,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从整体上看,在我国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农村融资特别是农村基层融资问题仍较为突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是我国金融业急

3、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现状  <一>改革的原因  1.保障持续增加对农村的资本投入和发挥金融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功能。  2.当前农村资本形成不足,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资金需求规模和对象  1.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大企业等的资金需求,借款人多为有政府背景的企业,数额多为千万及以上。  2.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等的资金需求,数额多为百万和数十万,由农村信

4、用社等地方小金融机构承担。  3.农户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的微贷款,资金需求额多为数万元及数千元。这一层矛盾一直十分突出,是农村金融的基础部分,也是农村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急需新的金融体制来解决。  二.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真正能够从正规机构得到贷款的大约只有20%左右,额度基本上是5000元左右,1万元、2万元以上的借贷较少,而且生活类借贷多于生产性借贷,资金使用的效益尚处于较低水平。  一方面,银行惜贷;另一方面,农民对贷款的需求却不能满足。合法金融的缺口就由

5、非法、不正规金融活动代替,并日趋活跃。无法落实抵押担保;农村贷款额度小而分散,同时贷款市场受自然灾害,市场等诸多不可预测因素影响,使得贷款成本高,风险高,效益相对较差。  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不断上收,县以下少有效益较好的项目,因而其越来越成为吸收存款的机构,农信社也是多存少贷,邮政储蓄更是只存不贷。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农村金融体系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在县域经济的存款市场上,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县域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三、当

6、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  严重的金融抑制是我国农村金融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其对农业、农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瓶颈约束。主要表现有:  1.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农业银行很少为农服务:9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业银行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再局限于农业和农村,加大了对农村电X,交通,通信等的支持力度;但其很少向农户贷款。  2.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明显不足。  3.农业发展银行没有起到预期的政策性金融作用,支农作用弱化。非正规金融组织没有合法地位,缺乏规范和保护:目前我国农村的非正

7、规金融组织虽然远比正规金融组织灵活,但是由于政府采取抑制取缔的态度,影响了民间金融以合法化的形式正常发展,因此它在有效利用乡土信用资源,满足农村融资需求,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状况方面所起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商业银行和农村发展银行的机构和职能萎缩,基本上丧失了信贷支农功能。国有大型银行在商业化改造过程中,从县乡撤减机构收缩业务,农村整体资金供应能力下降。 (2)现有基层金融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金融技术和产品,与借款人之间的合作存在制度和技术障碍。金融机构难以把握应对

8、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村微贷款中有一部分是用于日常生活之需,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生产性用途相矛盾,农村信用社受到行政干预和利润导向行为的引导,满足需求作用有限。 (3)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资产质量差,亏损严重,风险大,服务水平低,贷款手续繁琐,时间过长。农村金融的笔数巨大,但单笔资金数额小,信息不对称,耗时多成本高。传统银行要求房屋,土地等抵押物,基层农户和个体缺乏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的要求。  五.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议及措施  1.建立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