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

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

ID:22922781

大小:7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01

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_第1页
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_第2页
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_第3页
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_第4页
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道德修养錘煉道德品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讲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道德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教学重难点: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第一节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作用一、道德的内涵1、“道”、“德”之由来(1)道。道德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不过最早的时候“道”与“德”是分开使用,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道”最初的涵义是道路,如“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以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的意思。孔丘在《论语·述而》

2、篇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是指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老子讲的“道”是指宇宙的根本规律。总之,“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以后,“道”引伸义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道”,从首从行,有了它,社会中人与人心灵可以相通,生活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2)德。“德”,是指遵循“道”,即实行某种原则后,心中有所体验有所得。宋明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注》中说:“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道家对“德”又有不同解释,庄子说:“物得以生之为德。”认为天地万物全体之自然,即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即为“德”,用在人伦上,则为人的本性、品

3、德。  (3)道德。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里开始把“道”与“德”联用,意思是说社会生活中的人,如果一切都能按照“礼”去做,那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总之,从伦理学角度看,“道”是行为的原则,“德”是使人有所得,是行为的效果。—句话,道德是指人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代的中国和西方,对道德一词的理解大致是相同的。基本上包含了社会原则规范和个人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内容。  2、道德的定

4、义  到底什么是道德,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不一致的。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道德一词的含义是多方面的,除了主要是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准则外,有时也指人的思想品质、善恶评价、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所具有的理想境界等等。  在西方,苏格拉底、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把道德看作是一种知识,认为“罪恶即是对道德所应知的许多事情的无知,道德即是知识”。这有一定道理,因为道德的确是一种知识,但他们只看到知识的一面,没看到还有行为的一面。俄国的克鲁泡特金把道德看作是包括情感和观念在内的一种社会意识。他在《正义与道德》一书中说:“道德乃是人类间慢慢地发达而且至今还在发达的感情与观念之复杂的组

5、织。”这种把道德看成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的观点是对的,但他又认为这种情感和观念是来源于本能,却是不正确的。法国唯物主义者霍尔巴赫把道德看作是对社会有益的行动。他说:“作善事,为旁人的幸福尽力,扶助旁人,就是道德。道德只能是为社会的利益、幸福、安全而尽力的行动。”这种看法基本上是正确地,但不足的是他仅仅看到道德的一个方面,忽视了道德的其他方面。  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家,对什么是道德问题都作过积极的研究和探讨。  魏道履主编的《伦理学》中对道德的定义是:“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社会

6、现象。”  罗国杰教授认为,“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这些说法都较好地反映了道德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作用。因为道德作为行为规范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如法律、行政组织、社会团体的规范)的主要之点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多种形式的教育等来支持的,它的作用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用北京大学魏英敏、金可溪教授的看法来作为道德的定义: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

7、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人格完善、自我确定和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这个定义认为道德包括三个方面,它既是一种观念、情感、行为习惯,又是一种人格完善、意识和品质,还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体系。二、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1、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也有自己的起源、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那么,道德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这是伦理思想史上一直有争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