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

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

ID:22928204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2

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_第1页
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_第2页
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_第3页
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_第4页
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级人力资源治理师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某公司管理不善、秩序混乱、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公司成本一直在上升。经公司讨论决定年底对员工考核,采取以绩效考核为核心考核内容,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实施初期,效果良好,确实改善了员工的工作态度。但是随着“末位淘汰制”的进行,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工作做的多的人,出错率高;坚持原则的人,得罪人最多。公司大多中层领导对淘汰这两类人意见非常大,认为如果做得多的人被淘汰,以后谁还敢做那么多工作?如果坚持原则的人被淘汰,以后谁还敢说真话?公司项目部业绩一直很好,在10月份就完成了全年业绩,但是却有两位员工并列末位,项目部领导一时很难做出决定。公司以绩效考核为核心考核内容,使得各部门领导在考核时左

3、右为难,很难做出决定。(1)请结合案例说明该企业“末位淘汰制”存在的问题。末位淘汰制是企业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并将一定比例的排名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辞退或调岗)的绩效管理制度。第一,末位淘汰制用相对标准而非绝对标准去考核员工的绩效,造成的结果不是鼓励员工向绝对标准靠拢,而是强调同事之间的竞争(恶性或良性视企业文化而定)。这样可能出现的几种现象:(1)过分关注同事的绩效,而不是专心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绩效上下工夫。(2)为了不让自己被淘汰,不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

4、人,有时甚至恶意贬低他人、抬高自己。(3)个人绩效的好坏变成一个移动的靶子,难以瞄准,由此对员工心理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4)如果公司采用360度的评价体系,为了让同事和主管给自己打高分,员工就可能花很多脑筋在搞好人际关系上,而不是在提高业绩上。与此同时,为了不伤和气,即使同事犯了错误也不敢指出,而导致错误的积累从而延误整个团队的绩效;(5)如果公司采用直接主管评价的方法,那就有可能出现讨好直接主管的局面,从而产生办公室政治,于团队合作气氛的建立不利。(6)为了自己不被淘汰,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讯,怕别人掌握之后使自己失去价值。员工之间知识和信息的保密对实现企业的“学习

5、型组织”目标有百害而无一利。第二,末位淘汰制的持续使用有可能对企业的总体绩效造成损失。第三,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可能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第四,末位淘汰制的长期使用有可能使企业失去10%最优秀的员工。(2)请结合对“末位淘汰制”的综合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10分)第一,应该将绩效考核中员工难以控制因素剥离出来,上交给高层管理人员,根据人本原则给予考虑,而不是仅仅根据一个结果;第二,对于一些个别因素导致业绩低下者,应分析原因,给予员工多一点改进的机会;第三,总的考核时间放长一点,人数范围大一点,对于绩效优秀团队,不仅可以不减人(说明这个团队很符合公司的需要,并且成为稀缺资源),还可以根据公

6、司的业务需要添加人手;第四,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包括开除和辞退制度,对于违反公司制度的要严格执行;第五,通过薪酬系统实现调节机制,那些绩效低下者,可以通过降低绩效奖金的办法,调整其工资总额,长期低效者,给予更低的工资,或者调岗、劝退等。例:2011.5真题(综合)3、某大型国有企业实行员工收入与岗位、技能、贡献和效益“四挂钩”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其具体内容如下:一是以实现劳动价值为依据,确定岗位等级和分配标准。该企业将全部岗位划分为科研、管理和生产三大类,每类又细分出10~12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标准。为了推进技术领先的发展战略,在倡导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该企业对科研

7、人员实行职称聘任制,每3年一聘,科研人员实行职称工资制,管理人员实行职务工资制,工人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科研岗位的平均工资是管理岗位的2倍,是生产岗位的4倍。二是以岗位性质、任务完成情况和企业效益为依据,确定奖金分配数额。该企业每年都对科研、管理和生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最高的可达到10万元。总体上看,奖金是岗位工资的3倍。这种加大奖金分配力度的做法,进一步拉开工资分配的差距。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8、(1)该企业推行的“四挂钩”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有哪些优点?(12分)(2)您对完善该企业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8分)答案:(1)该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制度的主

9、要优势是:①“四挂钩”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同时考虑了岗位特点、员工技能水平、员工贡献和企业效益四个方面,是一种综合平衡性的工资奖金分配体系;②将企业全部岗位划分为科研、管理和生产三大类,有利于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工资奖金进行分类管理;③将每类岗位细分为10~12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标准,能充分体现各类岗位的劳动差别和员工的实际贡献;④该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制度重点突出,偏重于科技人员,使关键技术人才的工资水平高于一般可替代性强的员工工资水平,在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