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

ID:22928399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2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_第1页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_第2页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_第3页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_第4页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摘要】目的评价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IMT≥0.8mm的高血压患者分成阿托伐他汀组(n=32人)与对照组(n=30人),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3个月,彩超观察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后肱动脉血管腔径和流速较治疗前改善57.45%和79.75%(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轻9.18%(P<0.05)和8.43%;同时降低血总胆固醇(TC)17.73%、LPA9.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

2、.38%、C反应蛋白(CRP)18.68%(P<0.05)。减轻高血压伴高血脂和CIMT>0.9mm患者的CTMT。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能通过降脂、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等作用来延缓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高血压伴高血脂和CIMT>0.9mm者尤为适宜。【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彩色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内皮功能1994年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等临床试验证明了他汀类药物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3〕。阿托伐他汀钙作为新一代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费用疗效”。高血压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其超声波检出率达85.45%〔4〕,斑块多在颈动脉膨大分叉处前壁多

3、见〔5〕。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0.8mm的高血压患者短期治疗的作用,旨在验证性评价阿托伐他汀钙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设备及药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VIVID7,探头:5.6MHz。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关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I9990258。  1.2研究对象选择门诊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高血压患者中,CIMT测定≥0.8mm者62例,年龄45~75(平均60.46±13.53)岁,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2例,对照组30例。均除外甲状腺疾病、

4、妊娠、肝肾疾病、雌激素使用者,治疗前1月均未用过他汀类药物。观察期间避免与环孢菌素、贝特类、烟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同时服用。  1.3方法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常规治疗+中等剂量(20mg/d)阿伐他汀钙,每晚顿服,连续3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连续3月。两组均保持实验前后相似的睡眠、运动、生活方式,继续服用降压、降糖药。  1.4观察指标  1.4.1取空腹血测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采血前24h禁

5、酒及高脂饮食,空腹12h取静脉血。  1.4.2颈动脉、肱动脉超声测定方法〔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颈内动脉长轴、短轴切面观察测量右侧颈总动脉中段膨大部分叉处(窦部)及颈内动脉近段1~2cm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采用多普勒频谱取三个心动周期估测血流动力学范畴参数指数。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按照Celermajer方法〔7〕,检测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差值(D1D0)和(V1V0)。以上操作由同一个超声科医师完成。  1.5统计学处理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Hotelling多元T2检验。  2结果  2.1实验前两组指标比较对所有研究对

6、象在实验前测量的12个主要指标进行两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所有指标均P>0.05,表示实验前两组是均衡可比性。见表1表1实验前两组主要生化指标一致性检验  2.2实验前后各测定值和测定差值间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C降低17.73%(P<0.05)、LDLC降低21.38%(P<0.01),CRP降低18.68%(P<0.05),CIMT减轻9.18%(P<0.01),肱动脉腔径变化D1D0和肱动脉流速变化V1V0改善57.45%和79.7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在TC、LDLC、LPA、CRP、

7、颈总CIMT、肱动脉腔径变化D1D0和肱动脉流速变化V1V0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综合考虑全部单指标,经Hotelling多元T2检验,显示两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治疗前后阿托伐他汀组各项观察测定值比较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2.3TC对CIMT的影响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按治疗前TC是否>5.7mmol/L分成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