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

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

ID:2293218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_第1页
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_第2页
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_第3页
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_第4页
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防洪减灾的措施与对策通过规范人类自身行为,以改善人与洪水关系,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目的的一种措施,并指出了各类措施所体现的防洪策略思想和要点,以及蓄滞洪区是具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双重属性的防洪减灾措施。关键词:防洪减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能力修筑水库和堤防,并在这些防洪工程保护下不断向洪泛平原的高风险地区扩张。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防洪工程一直是防御洪水最主要的措施。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发现:①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即使已修建了大量防洪工程,但洪灾损失仍有增无减;②在经济发达国家,继续修建防洪工程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和困难,而经济欠发达国家则因防洪工程投资巨大和防洪

2、工程效益费用比日趋下降等因素,也深感修建大型防洪工程十分困难;③各地超标准洪水频繁发生,迫切需要提高防洪标准。基于上述事实,人们开始反思人与洪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意义下的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被提出来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同。  因此,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可以定义为:通过约束人类自身行为,以改善人与洪水关系,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目的的一种措施。基于这一定义,本文对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进行了分类。  基于洪水物理属性的非工程措施  洪水的形成和传播特性是洪水最重要的物理属性。利用这种物理属性,能够预见洪水的形成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洪水预报技术。早在公元15世纪,中国黄

3、河中下游已开始利用原始的洪水预报作为防洪减灾的重要措施。当时,沿黄河自上游向下游每15km设一驿站,每站换一队骑手和快马,将水情不断向下游传递,由于马的速度快于洪水传播速度,所以下游居民能提前知道洪水情况,作好防汛准备或及时撤离。  随着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的兴建,为了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作用,现代意义下的洪水预报迅速发展,并在洪水预报的支持下进行洪水调度,形成了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借助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防洪工程可以改变洪水特性,例如削减洪峰、延长洪水传播历时等,也可以使沿河居民有较多时间根据洪水情势采取有效防洪措施或及时撤离将被淹没的地区。由此可见,洪水预报调度是基于洪

4、水物理属性并依托防洪工程,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以减轻和避免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因此它是一种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O)的估计,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在全球防洪减灾中的贡献率约为防洪总效益的10%-15%。  基于洪水风险的非工程措施  基于洪水风险的非工程措施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洪水风险管理是其核心内容,它的最重要实践,是编制洪水风险图和推行洪水保险制度。  一、洪水风险图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标明不同重现期洪水在泛滥时最大淹没范围的防洪减灾专用地图。图中有地形等高线、微地貌、行政区划、重要设施、淹没范围边界线等,详细的洪水风险图中还标识了淹没范围

5、内各处的淹没深度、淹没历时、居民疏散道路等。编制洪水风险图的目的是:①提示居民识别自己所处地点遭受洪水淹没的风险程度,增强公众防洪意识;②为制定洪泛平原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洪水风险方面的依据;③提高易淹地区(高风险区)的财产和经济社会活动对洪水破坏的适应能力,④是推行洪水保险的基本依据。综上所述,洪水风险图既反映了洪水的淹没特性,又展示了人们所在地点的洪水风险程度,为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因此,编制洪水风险图是防洪减灾的一种非工程措施。中国于1990年绘制了海河流域永定河、子牙河洪水风险图。目前浙江等省已绘制了全省洪水风险图。  二、洪水保险  洪水

6、保险是一种灾害保险。承保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一旦投保人在保险期内因洪涝灾害蒙受损失,承保人按既定契约予以经济赔偿或按契约规定的其它方面的赔偿。洪泛平原的开发是一种风险开发,长期的实践表明,虽已修建了很多的水库和堤防,而洪泛平原开发所冒的洪水风险依然在增大。透过这些事实人们认识到,造成洪泛平原洪水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洪泛平原长期无序和过度的开发行为,是人水争地矛盾在洪泛平原长期发展和扩大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是通过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以期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达到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因此,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是一种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  三、结

7、论  1.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是通过约束人类自身行为,以改善人与洪水关系,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目的的一种措施。它是一种独立的防洪减灾策略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  2.基于洪水的物理属性、风险概念、管理科学、政策与法规,将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划分为四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蓄滞洪区则具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双重特性。  3.在各种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中,洪泛平原管理是具有综合性的,事实上,洪水风险图、洪水保险、政策法规、蓄滞洪区等措施均是实现洪泛平原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们反映和遵从洪泛平原所具有的自然和社会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