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

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

ID:22941821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_第1页
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_第2页
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_第3页
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_第4页
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生态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是麻烦的制造者,是人类破坏环境的同谋。况且要化解目前的生态危机,科技只起着辅助作用,关键还得依靠人类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生态批评者们把变革希望寄托于文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学上,他们试图从审美和伦理入手改造创作内容摘要生态批评在文学界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革命。文学功能的蜕变与拓宽是其中重要成果之一。跨界合作,主体性的调整以及对物质

2、世界的渗透,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都是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产物,这些变化颠覆了创作与批评的原有功能,为它们的发展注入动力。文学的生态转向是顺应时代的务实之举,它有效缓解了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所面对的严重危机。  关键词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文学功能  陈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讲师、博士。(上海201620)  生态批评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迄今不过短短20年,却已在理论界引发多股热潮,给人文学科带来了深刻而微妙的变化。在其影响最大的文学领域,生态诗学、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等衍生理论的应运而生重新规划了

3、文学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创作与批评的功能重建为危机重重的文学事业带来一线生机。  生态批评的本质及作用  生态批评的概念由美国学者鲁克尔特于1978年首次提出,而作为一种思想受到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要归功于另一位美国学者罗特菲尔蒂的努力。由她主编的《生态批评读本》一书在生态批评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作用,它吹响了文学研究向生态领域全面进军的号角。在此书中,生态批评被定义为考察“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研究。”[1]显然,在生态批评家眼里,作家、作品不再是焦点,而原本与文学关系并不密切的自然环境则成为研究的切入点,获得了和文本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变化表面看似乎是文学研究从

4、内部到外围的一次视角转移,但实际上,它涉及到了文学的主体性理由,可以说生态批评的矛头指向的是人本主义精神对文学界长期的思想统治。  生态批评对人本主义的批判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自然先于人类存在,是后者存在的前提。根据《新文学史》1999年生态批评专刊引言中的论断,生态批评提倡的是“基于事实的阐释及基于生物圈,甚至整个星球条件的阐释,因为没有这些,人类生命将不复存在,更不用说人文知识了”[2]。人本主义把人类从生物圈中剥离,意图凸显人的中心地位,造就了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生态批评试图解构这对关系,调整两者主从地位,从而唤起作家的环境意识以及读者对文学作品中自然书写

5、的关注。当然,生态批评作为文化批评,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倡导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和纠正。美学与伦理学是生态批评的两大维度:一方面,生态美学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接触与感悟;另一方面,生态伦理学把环境理由引向道德领域,构建起一套内化的批判机制。而这两个维度都以默认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由此看来,生态批评并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它追求人与自然共存,相互包容的境界。  生态批评对文学的实践和理论都具有重要作用。不同于其他文化思潮,生态批评不追求形而上的制高点,它直面最迫切的现实理由。尤其是目前环境理由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存活挑战。几十年来

6、,文学事业同样危机深重,创作已逐渐沦为技巧的比武场,语言的试验田和哲学的后花园。生态批评的兴起让创作回归现实语境,回归对生命本质的关注,担负起它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和自然使命。在批评领域,理论和现实严重脱节。正如当代认知学家马克·特纳所言:“当代批评理论没有与整个人类世界相关联,它所研讨的文学中的物体只有借助理论才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理论消失,物体也随之消失。”[3]应当指出,生态批评作为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鲁克尔特指出:“生态视野必须渗透到我们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技术层面中去,并以激进的方式改造它们。”[4]如同一面旗帜,生态概念把各种理论集结

7、在一起,编织成了一张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联动X络。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更是“‘拯救’文学的一个途径——它可使文学摆脱由批评理论的结构主义革命造成的读者远离文本,文本远离世界的状况。”[5]而随着文艺批评的环境转向,理论得以走出书斋,去探索原本由科学垄断的物质世界,以此来影响人类命运和地球前景。  生态视角与创作功能的重建  文学即人学。从古至今,文学创作一直以人为焦点。对生活的观察和深思是创作的前提,生活素材经过构思转换为叙事,叙事围绕主题展开,最后通过文字的表达书写成文本。在以上诸多环节里,人均为核心要素,而自然、环境、物质世界或完全无关,或地

8、位边缘。与其他艺术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