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

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

ID:22943864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_第1页
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_第2页
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_第3页
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_第4页
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益气活血角度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制:吴朝晖 张欣 朱金胜 涂六珍 虞金宝【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摘要】目的从益气活血角度观察感复冲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防治机制。方法治疗组口服感复冲剂,口服玉屏风口服液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服药前后患儿免疫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及黏附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98例,痊愈率102%,显效率510%;对照组48例,痊愈率42%,显效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而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

2、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机与中医气虚、血瘀密切相关,感复冲剂有调节免疫功能,强壮机体的作用,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且不良反应少,很安全。【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缺陷;血瘀;益气活血;感复冲剂2000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从益气活血角度应用感复冲剂进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respiratoryinfection,RRI)的临床防治验证,与应用玉屏风口服液做对照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3~6岁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门诊患儿1

3、4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8例,男50例,女48例,病程1~5年,平均247年,发病次数7~24次/年,平均1234次/年;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病程1~5年,平均249年;发病次数7~24次/年,平均1197次/年。呼吸道感染类型(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扁桃体炎分别为93例、46例,急性支气管炎分别67例、32例,支气管肺炎分别为25例、11例,支气管哮喘为3例、1例。缓解期主要症状及体征(治疗组与对照组):面色不华分别为85例、39例,毛发枯黄分别为42例、18例,扁桃体肿大(不充血)64例、34例,浅表淋巴结肿大(<05

4、cm)为3例、14例,多汗为92例、45例,纳差为84例、39例,血红蛋白轻度减少为72例、3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内容来自.nseac.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感复冲剂(由红参、黄芪、炒白术、防风、川贝、莪术、当归、川芎、紫河车等组成,系江西中医药研究院提供),每次3g,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玉屏风口服液,每次10ml,3次/d。两组在缓解期及平时服药,连续服2个月后,停药观察。急性发病期根据患儿病情两组均加用中西医常规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主要症状和体征,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小板

5、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并随访观察1年。统计学方法采用χ2、t检验。  14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全国防治感冒科研协作座谈会(1974年10月,北京)制定的“感冒与流感诊断要点与防治效果制定标准”和全县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1987年4月,成都)制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拟定。(1)临床治愈:停药后半年追访,从服药起至追访时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无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检测指标改善>2项。(2)显效: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2/3,无下呼吸道感染,发病时症状明显减轻,主要检测指标改善1项以上。(3)有效: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半,主要检测指标改善不明显

6、。(4)无效: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检测指标无变化。15疗效结果见表1,治疗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疗效结果比较(略)  16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前有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黏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较治前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前有所增加(P<005),但血小板黏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7、 17实验室检测指标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比较(略)  2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功能低下被认为是RRI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中医理论认为依其临床表现应归属“外感”、“感冒”、“咳喘”范畴,并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较差,又不知自调寒暖,易遭外邪侵袭,郁闭肺气,邪热灼津成痰,痰浊滞经,可使血运不畅形成瘀血,反之瘀血阻络,又使津液难行,聚为痰浊,痰浊与瘀血互为因果,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表现,使病情缠绵易于反

8、复。《医林改错》中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故气虚为小儿RRI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