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

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

ID:22946148

大小:19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2

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_第1页
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_第2页
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_第3页
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_第4页
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检验工艺和方法1、引言为了确保维修质量,本企业特制订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工艺操作规程,适用于维修操作和检验过程。灭火器剂泄漏量达总重量的5%时必须进行检修;出厂期满5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2年必须进行维修检验;可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检验维修。若遇到专业机构人员或者业主要求检验的,也可进行检验维修。2、执行依据GA95-2007《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规程》GB/T12137-2002《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GB/T9251-1997《气瓶水压试验方法》GB4351.1-2005《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GB4351.1-2005

2、《手提式灭火器第2部分: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钢质无缝瓶体的要求》GB4351.1-2005《手提式灭火器第3部分:检验细则》GB4396-2005《二氧化碳灭火剂》GB5099-1994《钢质无缝气瓶》GB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3、灭火器进企业用自来水对灭火器进行清洗,遇到油污和水泥结块等情况,应作特别清洗;按送修单位、规格分类安放,开具维修单并入维修台帐。4维修操作过程4.1维修前的检查4.1.1检查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报废:1)没有厂名和生产日期,或已无法辨认的;2)使用年限超过12年的;3)筒体表面锈蚀面积≥1/3或连接

3、部位完全锈蚀的;4)筒体严重变形的;5)筒体为平底的;6)筒体、器头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的;7)筒体与器头非螺纹连接的灭火器;8)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结构等缺陷的;9)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10)被火烧过的灭火器;11)瓶体凹陷深度超过2mm或大于凹陷短径1/30的气瓶应报废;12)瓶体上孤立点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壁厚2/3的气瓶应报废;13)对于可重复充装的灭火器,其充装口的内径不应小于19mm;14)不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灭火器;15)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予报废的灭火器。3.4.1.2报废的灭火器处理:1)去除报废灭火器内部压力,

4、排尽灭火剂倒入有盖的专门容器内;2)在筒体上加上永久性标志;(在筒体上钻一小孔,贴上用不干胶写有“报废”字样的明显标志,字体最小为25*25mm;其内容:a、报废年月;b、维修单位名称;c、检验员签字。3.4.1.3开具报废单并登记入册。4.2拆卸灭火器4.2.1拆卸灭火器前必须确认瓶体内部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操作时身体不得位于筒体轴线方向;4.2.2夹具和筒体接触部分应衬垫软性耐磨材料,以免磕伤筒体和铭牌;4.2.3拆卸应用合适的扳手,严禁用铁锤、凿子重击、拆卸。4.3检修器头4.3.1技术要求、维修方法:1)对可修复的零件用适当方法修理。(如细砂布打磨等);

5、2)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密封零件和不可修复的零件;3)阀杆外径和器头阀杆孔不得有明显机械损伤和深划痕;4)螺纹不得有断牙和高度不足;5)灭火器的零部件不得用有机溶液清洗。4.3.2拆卸器头至零件;4.3.3检查全部零件质量状态;4.3.4器头全部零件必须清理干净;4.3.5更换全部密封件;4.3.6组装器头、恢复原状;4.3.7检查阀杆启闭动作灵活性和密封可靠性;4.4清洁检查4.4.1用高压水枪或清洗机对筒体内部反复进行清洗,然后用检验灯进行内部检查。筒体内壁锈蚀面积大于等于三分之一或筒口螺纹等部位完全锈蚀的,应予报废。清洗后的筒体不得留有残留水分、油脂、铁

6、屑、氧化皮及其他杂物;4.4.2零部件应作清洗、干燥;橡胶、塑料件不得用有机溶剂洗涤。对出现明显变形、卡阻、老化、破裂、锈蚀的必须更换。各密封件必须更换。更换时,应尽可能采用原生产厂生产的。若采用其他的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原生产厂的设计要求。贮气瓶表面的防腐层破坏的应予涂复。安全膜应予更换。4.5水压试验(试验压力见铭牌)4.5.1技术要求:1)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2)试验用水的温度不得低于5摄氏度;3)试验用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5摄氏度;4)试验压力下的保压时间不得小于30秒;5)试验对被测试件不得施加外力;6)试验压力:工作压力的1

7、.5倍,且应不小于桶体标定最大额定压力;7)试验不合格器件,筒体报废;8)若制造厂商有明确规定,按照制造厂商规定执行。4.5.2试验中的注意事项:1)安装压力测量仪表时,应注意排净压力测量仪表及其接管内的空气;2)水压试验前必须拆除防震圈,放松夹紧气瓶用的夹具;3)在升压过程中若发现升压速度明显增快或减慢的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水压泵,寻找升压速度异常的原因并予以处置;4)泄压时必须使压力缓慢下降。4.5.3耐压试验:W-试验用水水槽;Kc-压力测量仪表(指示、控制泵出口压力用);K1~KN–压力测量仪表(读取试验压力用);I1~IN-受试瓶;E、ET、E1~En

8、、E′1~E′n-高压阀(试验时ET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