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

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

ID:22949971

大小:11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2

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_第1页
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_第2页
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_第3页
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_第4页
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土壤资源评价及其改良利用第一节土壤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本县地处粤北山区,土壤资源比较丰富,土壤种类也较多,全县土地总面积358.65万亩,其中能够生长植物(包括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土壤资源面积325.3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1%。由于巨大的南岭山脉横穿本县大部分地区,造就了本县山地面积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其中山地自然土面积占84.6%,房屋、道路占4.6%,河流水面占2%,园林地占0.4%,耕地面积只占8.4%。21全县耕地302555亩,其中旱耕地81165亩、水稻土221390亩,属山多田少的典型山区县。本县水田面积本来不多,但从水田面积逐年下降,人口年年增

2、加的情况来看,提醒人们重视,进行认真分析、究其原因、采取措施,珍惜每一寸水田。因为本县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稻谷总产占全县粮食总产92.44%。一九六五年全县水田面积是237387亩,二十三年中减少水田15997亩,平均每年减少695.5亩,现在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水田0.785亩,对比六五年人平减少0.495亩,减少39%。水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占用水田建造新房,加上水利建设、交通工程、厂矿企业基建等。另一种情况是水田面积分布不平衡,地处本县东南部武江下游的长来、河南、城关镇、北乡、廊田等属于宽谷垌田区,人平水田1.2亩,中低山区的五山、九峰、两江、大源

3、区,人平水田只有0.75亩,属石灰岩地区的沙坪、云岩、秀水、梅花四个区水田更少,每人平均只有0.43亩。本县的土壤资源,按土壤分类有黄壤、红壤,红色石灰土、水稻土、菜园土、潮沙泥土共六个土类、84个土种(其中山地土种37个,旱地土种9个,旱地土种9个,水稻土38个)。其中黄壤538327亩,红壤1744407亩,红色石灰土825847亩,菜园土3723亩、潮沙泥土4616亩,水稻土221390亩。在幅员广大的山地自然土资源中,由于成土母质主要是砂页岩(占10%)、花岗岩(占17.2%)、石灰岩(占25.8%)、红色砂页岩(占13.1%)的风化物,故土层一般较深

4、厚,多为厚层,植被覆盖良好,腐殖质层多为中、厚层,含有机质比较丰富,质地多为轻壤至中壤。因此,土壤疏松、深厚、自然肥力较高,目前多用于发展林业生产。全县有林面积177.5万亩,占山地自然土面积57%。其中自然林46.5万亩,人工营造林121万亩(松林42.2万亩、杉林78.8万亩),经济林13.1万亩(其中毛竹8.6万亩、油茶3.1万亩、其它经济林1.4万亩)。全县至今尚未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865755亩,占山地自然土29.5%。其中宜农荒地68000亩,宜牧荒地95455亩,宜林荒山682755亩,难于利用石头山、石场、矿渣地面积49545亩。21全县已种上

5、果、茶、桑树的园林地面积14210亩。其中果园面积7268亩,茶园6221亩,桑园721亩。全县耕地面积302555亩。其中水田221390亩,旱耕地81165亩。水田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宽谷垌田区的廊田、河南、长来、北乡四个区和城关镇,水田面积86301亩,占全县水田面积39%,绝大部分是双季稻田。旱耕地主要集中在本县西南部和西北部石灰岩地区,这些地区,水利条件差,如沙坪、云岩、秀水、梅花、白石、庆云6个区,旱地面积33643亩,占全县旱地面积42%。水田的利用现状,海拔500米以下,排灌良好、温光条件较好的田水一般插双季稻,海拔500米以上,温光条件和灌溉水原

6、差的梯田和山坑冷水田,一船插单季稻或一稻一著(或一稻一油)。全县现有水田面积221390亩,其中单季稻田45000亩,占水田面积20%。本县水田目前的耕作制,主要利用形式为:①稻一稻一肥、②稻一稻一油、③稻一茨一油、④经济作物一稻一油、⑤稻一稻一犁冬、⑥晚稻秧田一稻一油菜或蔬菜、⑦稻一绿肥或浸、晒冬(单季稻田)等。1983年冬种绿肥面积为9.5万亩,蔬菜和饲料1.62万亩,犁冬晒白7万亩,冬闲和浸冬面积约4万亩。21旱地面积81165亩,绝大部分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旱地作物是红茨、花生、玉米、豆类、蔬菜、甘蔗、宁麻、烟草,冬种作物有油菜、蔬菜、饲料等。旱地利用现

7、状为:红茨一油菜、花生一红茨一三角麦、黄豆一红茨一油菜、玉米一红茨,甘蔗和宁麻均属多年生宿根经济作物。全县玉米面积2.24万亩,油菜1.03万亩,麦类(大、小麦、三角麦)1.3万亩,甘蔗0.21万亩,宁麻0.07万亩,蔬菜饲料2.31万亩。为了提高旱地利用率,本县多数采用高杆与矮杆间套种的形式。如玉米地碱度种红茨或花生,收完花生、玉米接着种红茨,收完红茨种油菜或小麦。第二节土壤资源的肥力评价进行土壤资源评价,主要是建立在土壤类型的基础上,并以土壤肥力为依据。因为不同的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土壤剖面构型,其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和水份状况等都不同,这是进行评价的理论基础

8、。反映土壤资源的利用价值则以土壤肥力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